学术研究
“厦大台研讲坛”第九讲:杨开煌教授讲述“后真相下的台湾政治”
时间:2018-06-13 浏览次数:1396

2018年6月8日上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打品牌学术讲座——“厦大台研讲坛”第九讲在嘉庚楼开讲。本次主讲嘉宾是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教授,主题是“后真相下的台湾政治”。本次讲座由李鹏院长主持,唐桦副教授评议,台湾研究院政治所部分师生与会。

李鹏院长首先对杨教授在两岸方面的贡献进行了简短的介绍,杨教授是台湾研究两岸关系的资深学者,是两岸交流三十年的见证者。他先后与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铭传大学公共事务教授、大陆研究学会会长。

首先,杨教授从“后真相(Post-Truth)”这个概念开始,指出《牛津大辞典》将该词选为2016年年度热词。接着,详细介绍了“后真相”的政治特征,“后真相”表现为部分真相、选择性真相、主观和偏见下的真相、多元和简易真相、曲解下的真相等。杨教授表示“后真相”从古至今均存在,只是现在人类更能主观意识到它的存在,并且现代科技帮助了“后真相”政治的扩散,如新媒体和VR等。“后真相”与谎言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从政治中获取权力的工具,而不同点是“后真相”并非虚假,而是强调人们的主观性和选择性会扭曲、夸大、嫁接不同事实,从而导致不在乎真相的存在。

接下来,杨教授举例说明,蔡英文主张的“维持现状”、赖清德“亲中爱台”和“台独工作者”、台湾是“主权国家”、“台湾的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废核用爱发电”、台湾的国际逆境源自北京打压等等,均是台湾“后真相”政治现象,这些现象均表现了上述的“后真相”特征。同时,“后真相下的台湾社会现象”表现为政治分裂、社会焦虑、民众无感和民众的应变行为。

杨教授认为“惠台31条”直接诉诸台湾民众,是大陆正确的决策,能避免之前让利政策的扭曲。大陆主动作为,在多元真相的时代,让台湾同胞有感,使两岸民间产生互信,把真相和事实传播开来。

最后,唐桦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和回应,其他同学也与杨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自此,“厦大台研讲坛”第九讲圆满结束。(撰稿:李宝田  编辑:夏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