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职场工作超过十年的人,再次回到博士生的身份选择读书其实是一个艰难决定,这当中包含了各种巨大成本:年龄、时间、收入、未来就业风险等。但同样的,对于在职场多年的人而言,“天花板”危机的困扰也是无处不在,“安于现状”或“重新出发”?
在紧张准备考博笔试时,记得依然在每周12节本科生英语课的繁重压力下穿梭,在每日面对家中一个小学生的各种作业“咆哮”中懵圈,在每天忙碌的工作日中接到领导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无语凝噎。考博面试的前两天,正值在遥远40几度暴热的迪拜出差多日,慌忙带着一个胃痛的身体在国航飞机上连夜颠簸11个小时加辗转重庆转机至凌晨赶到厦门,而后当日加班昏厥被“光荣”送入第一医院挂瓶,次日下午爬到院楼五楼参加面试。
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都是为了日后和台研院美好的相遇,这里是我的福地,老师们则是我的福星。相比其他同学,职场打拼十几年的自己,或许更能体会来之不易,更感恩幸运之机,亦更珍惜来到此地的最初梦想。
来到台研之后,从高压的职场退出,拥抱院楼的满室书香;与学识渊博的老师们相遇,仰望每个发光的个体;将急速的人生暂停,潜入求学的深海;亦寻找重新生长的自己,叩问更多的未知。
选择归零,从台研出发。这曾是一个“患得患失”的最初决定,亦是一份“不破不立”的最终决心。行百里者半九十,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