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研究所
王贞威 所长
时间:2020-02-01 浏览次数:

答疑时间(office hour) 周四(Thur.) 9:00-11:00

基本信息

1987年出生,河南商丘人,副教授,现为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台湾研究集刊》副主编。

教育背景

2006.9-2010.7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本科、吉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

2010.9-2012.7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

2012.9-2015.7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学理论博士生

2014.5-2014.8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访问学者

2015.7-2017.7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

研究方向

两岸关系文化结构及其变迁、台湾选举与政治生态、民进党政治文化演变

代表性论文

1、王贞威、谭馨:《催票率:一个分析台湾地区选举的新概念探讨》,《台湾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

2、王贞威、谭馨:《2024台湾选举评析:以催票率为视角》,《台海研究》,2024年第1期。

3、王贞威、苏甜田:《坦桑联合后维护联合体制及推进整合研究与启示》,《中国评论》(香港),2024年7月号。

4、王贞威、刘南彦:《台湾地区民进党政治文化演进及其调整——基于规范与政策二分的视角》,《台湾研究》,2023年第5期。

5、王贞威:《规范退化:关于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的一种讨论》,《台湾研究集刊》,2021年第5期。

6、王贞威:《对当前两岸关系理论化研究成果的评析》,《台湾研究集刊》,2020年第1期。

7、王贞威:《文化结构:试论两岸关系研究新视角的引入》,《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8、王贞威:《家人:两岸关系新文化结构探析》,《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3期。

9、王贞威:《两岸建构性关系中的知识与文化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5年第1期。

10、王贞威:《两岸群内文化结构变迁及其关联性 》,《台海研究》,2016年第1期。

11、王贞威:《结与解:两岸民主模式研究》,《“一国两制”研究》(澳门),2014年第1期。

12、张羽、王贞威、刘乐:《两岸青年学生对社会文化集群认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3、张宝蓉、王贞威:《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社会适应性与满意度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5期。

14、刘国深、王贞威:《两岸化:台湾社会发展趋势探析》,《台湾研究》,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台港澳研究》2016年第3期转载。

专著

《群际建构论:对两岸关系观察新视角的探索》,九州出版社,2020年7月。

著作围绕“两岸群际互动行为及其所建构的文化结构”这一主题展开,以“群际文化进化”为主线,以知识类型的演变即由自有知识到共同知识再到集体知识的变迁,以及群际文化和群内文化的互动关联为辅线,展现两岸关系进化图景的丰富内涵。核心观点是:“物质基础,观念主导,实践建构,文化进化”。认为两岸关系是一种建构性关系,其实质是大陆和台湾两个施动群在实践性互动的基础上建构的不同层次的群际文化结构的总和;而且随着两岸实践性互动的不断深入,两岸群际文化结构会逐步进化。书中提出在逻辑上两岸关系将依次递进从敌人关系、对手关系、朋友关系进化到家人关系。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主持中国博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文化、权力与认同:对两岸建构性关系的反思》2016M590305。

3、主持国家高端智库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项目多项。

境外交流

多次到台湾学术交流和驻点研究,先后到新加坡、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获奖情况

所写智库报告获中宣部2024年度舆情信息优秀稿件(单采);2021年度福建省侨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二等奖;2021年第六届“台湾研究创新奖”(孔立创新奖)重要创新奖;2012年获吉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2014年获厦门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获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论文先后获得全国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