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资深新闻工作者蔡国烟主任记者应邀莅临我院,在台湾研究院301会议室作题为“口述史料的采写”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张羽副院长主持,历史所王玉国老师、政治所王佳霖老师、文献信息中心叶宏明主任,以及文学所博士后吴文等出席讲座,我院历史所、文学所、政治所等众多硕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互动踊跃。

蔡国烟主任记者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涉台新闻报道与调研工作,拥有丰富的口述史采访与采写经验。他曾采写台胞参选区人大代表等多篇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独家涉台新闻,参与完成“厦门特区引进台资调查”“闽粤浙三省七市台商投资调查”“环渤海地区台商投资调查”等多项大型调研,并执笔完成《台胞行为研究与管理对策》调研报告,为台胞事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蔡国烟主任记者首先介绍了他与台湾研究院老师的深厚渊源。他谈到,多年来在从事涉台新闻报道与采写中,曾多次与我院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与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学术情谊与个人友谊,并感谢台研院为此次讲座提供交流平台。
讲座中,蔡主任以“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史料”为切入点,强调新闻采写与口述史编纂在记录历史方面的高度关联。他指出,新闻是时代的见证,而史料则是经时间沉淀后的再加工成果。在此基础上,蔡主任结合个人丰富的采访经历,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诸多第一手采访笔记与生动案例,如“厦门金门齐放焰火共度良宵”等事件背后的采访与史料还原过程,从而使师生们更为直观地理解了新闻报道与历史叙述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实践意义。
接下来,蔡主任进一步围绕口述史料口述史料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区别于传统史料撰写的五大特征:语言口语化、讲述人大众化、叙事多样化、制作简易化还有表达晓畅易懂。同时,他也依据自身的体会与经验,将口述史采写过程总结为“准备—访谈—成文—核实”四个关键环节,最后,蔡主任强调做口述一定要“要经得起质疑,对得起历史”。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而且也为台研院口述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方法启发与思考路径。
在问答环节中,蔡国烟主任与在场师生围绕口述访谈技巧、中间人的作用以及台研院口述史开展的现状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图文:高群斐;编辑:王学勤;复核:徐语晴;责编:林晓培;编审:叶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