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台湾《中国时报》2024/10/13
赖清德10日发表“双十”演说,整体基调延续他“520”讲话等系列公开表态,不过赖清德在鼓吹所谓新“两国论”的立场前提之下,所表现的政治语调较前段时间稍有“回缩”势头,在继续宣扬“两岸互不隶属”之余,未提所谓“民主台湾与专制中国”的论调。
赖清德是次演说是一场精心策画的秀。看似稍有克制的“台独”表达,实则也是迫于大陆、美国的反应。结合前期有关“双十”演说的预测来看,赖清德选择了一个相对“踩煞车”的方式排演了一场政治秀,输出其野心。
纵观演说内容,赖清德继续坚持他一贯的政治态度,对大陆充满对抗敌意。有关两岸的内容,核心仍是“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自“520”就职演说后,赖清德继续直接摊牌,影响尤重。再次表明,民进党未来的两岸政策不会有任何改变,台海局势也会进一步朝复杂的方向演进。
其次,赖清德本次演说,既有分化两岸之意,也有分化台湾内部的用心。演说中,赖清德高频率提及“中华民国”,甚至未提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称法。今次,赖清德看似与马英九一样,公开讲“中华民国万岁”,实际上,这是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分化。这施加在台湾内部,即表现为通过语言的相似性,向蓝营支持者传达不搞“台独”,拥护“中华民国”的感觉。更有表达,国民党的话语体系已落后,借此替代国民党的政治影响力,其实把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中华民国”、支持蓝营的民意进行收编。其次,赖清德本次演说,既有分化两岸之意,也有分化台湾内部的用心。演说中,赖清德高频率提及“中华民国”,甚至未提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称法。今次,赖清德看似与马英九一样,公开讲“中华民国万岁”,实际上,这是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分化。这施加在台湾内部,即表现为通过语言的相似性,向蓝营支持者传达不搞“台独”,拥护“中华民国”的感觉。更有表达,国民党的话语体系已落后,借此替代国民党的政治影响力,其实把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中华民国”、支持蓝营的民意进行收编。
如果不及时阻断赖清德对国民党的传统支持者的“挖墙脚”行径,国民党今后的危机会更大。长期以来,民进党将“中华民国”当成政治“神牌”,而在两岸问题上,大陆与国民党最大的分歧就在于“中华民国”问题上。对大陆来说,两岸之间所言的“中华民国”已经是“过去时”。大陆认为,“中华民国”是中国朝代更替过程中的一个政权,它现在已经不具备合法性。民进党据此,才有别有用心地、“耐心地”将“中华民国”端出。
如果大陆猛烈批判“中华民国”,势必会伤及国民党。对民进党而言,“国共相争”,获利者势必是自己,台湾内部的整合就将完成,只要维持现状,反对统一,事实“台独”就能成功。如此一石三鸟之计,其祸心包藏在赖清德今次演说之中。
关于分化岛内的政治力量,从民进党对于柯文哲事件的操作,也可窥见赖清德政治布局。民进党在政治上给柯文哲“扣帽子”,是在为2028年赖清德竞选连任铺路。民进党内研判,2028年赖清德的主要对手是柯文哲。柯文哲对年轻“小草”的吸引力巨大,“扣帽子”的操作正是为了将年轻选民吸收回去。不过,警方最多羁押柯文哲4个月。如今,柯文哲的基本盘依旧稳固。若4个月后,柯文哲交保回家,上诉司法,甚至扮演悲情角色重整旗鼓,可能会让民进党的企图落空,重新掌握年轻选票。
赖清德以“表演”的方式分化台湾其他政党,也是要演给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看。下一步,民进党可能有两个动向:一是赖清德未来或会在所谓的“中华民国问题”上继续做文章,继续向国际社会兜售和强化“两岸不是一个国家”。二是通过衝散蓝营,打压民眾党,整合岛内势力,以落实其“事实台独”。民进党的长期执政逻辑,就是消灭国民党的“大中国”意识,消灭后,民进党再“抬头出征”,完成“偷渡台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