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政府网站日前推出“‘台独’打手、帮凶迫害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受到关注,一天时间之内就收到了数百封举报邮件,国台办发言人表示,会进一步核查举报信息,对这些打手、帮凶依法追责。设该举报专栏的目的是什么?岛内又有什么样的反响?就相关话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进行解析。

节目主持人:有评论认为说,专栏的推出是岛内受迫害的同胞,包括爱国同胞的坚强后盾。唐所长,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样的评论?
唐桦:从行动举措来看,自宣布设立举报专栏,到迅速列出第一批被举报名单,整个流程紧凑高效,预示着后续必将出台依法惩治相关人员的具体措施,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与行动力。在给予台湾同胞坚定支持方面,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近来越发猖獗,对支持两岸和平人士进行打压迫害。而国台办设立此专栏,旗帜鲜明地表明大陆坚定站在岛内爱国同胞这一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打压行径。这让台湾同胞知晓,大陆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艰难处境,始终是爱国台胞最坚实可靠的后盾,给予他们在困境中坚持正义、发声抗争的底气。就为台湾同胞提供实际保障而言,国台办郑重表态会妥善处理举报信息,对于证据确凿、性质恶劣的犯罪分子,必将依法予以追责。同时,全力保护举报人的信息和权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切实为受“台独”迫害的台湾同胞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求助和维权通道,使他们所遭受的不公待遇能够得到广泛关注,合法权益得以切实保护。不仅如此,这一举措还极大地鼓励了台湾民众勇敢站出来,揭露“台独”的丑恶行径,让“台独”势力的所作所为完全暴露在公众监督之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岛内受迫害同胞和爱国统一力量筑牢保障根基。从强化对“台独”势力打击力度层面分析,专栏的设立犹如一张严密的信息收集网,能够广泛收集更多“台独”分子违法犯罪的线索和证据,为依法精准打击提供坚实依据,显著提升打击的有效性。
节目主持人: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对于惩戒岛内的“台独”分子、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都有什么样实际的意义?唐所长,请问您怎么看?
唐桦:从实际效果来看,其一,实现了高效精准打击。26日上午刚推出专栏,当晚5点便公布进展。这种从设立到反馈的高速度,彰显出打击“台独”势力的坚定决心与高效执行力。举报信息覆盖范围极广,涉及了民进党当局的官员,如刘世芳;民意代表像沈伯洋、吴思瑶等;检警系统的人员如台北地检署检察长林达等;还有绿营侧翼如“台独”网红温子渝等。如此广泛的覆盖,能够精准定位各类“台独”势力,给予其有力打击。其二,形成了强大威慑力。上线首日便收到了大量的举报邮件,这不仅体现出两岸同胞打击“台独”的高涨热情,更表明“台独”势力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民众的严密监督之下。专栏的设立及后续依法追责的明确举措,加上全民监督的态势,让“台独”的打手和帮凶心生忌惮,有效遏制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其三,完善了法律惩“独”体系。该专栏与此前出台的“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等举措相互配合,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法律惩治体系,将打击“台独”工作从单纯的舆论谴责和政策威慑,转变为有法可依、有证可查、有责必究的实际行动,极大地强化了法律在遏制“台独”分裂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在对岛内不同声音表达的意义方面,一方面保障了合法权益。专栏的出现为受到民进党当局打压迫害的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申诉平台,帮助他们切实维护自身的言论自由和合法权益,使得他们重新获得了表达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支持的勇气。另一方面,改善了舆论环境。减少了因“台独”宣传所造成的误解与对立,促使岛内民众更加正确、全面地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整理:袁炽炫;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