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并扬言继续对华加征关税之际,日本媒体爆料,美日曾进行针对台海冲突的军事演习,模拟对所谓“侵犯台湾”的解放军军舰进行攻击。美国对华文攻武吓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针对台海,美日联合演习又包含了哪些内容?就以上话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进行解析。

节目主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位台岛周边展开了“海峡雷霆-2025A”的联合演训活动,而对于外部势力在旁边说三道四,中国政府也予以了回应。唐所长,您认为现在美国和日本想要阻碍解放军的行动能够得逞吗?
唐桦:美日想要阻碍解放军的行动是不可能得逞的。首先解放军的行动具有法理层面的完全正当性。我们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着充分的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依据。解放军开展反“台独”、推进国家统一的行动,完全是正义之举,是在行使自身合法权利,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捍卫。而美日等外部势力肆意干涉台海事务,无疑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其次是解放军军事能力层面的强大威慑力。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演习已经常态化,对台海复杂的战争环境更加熟悉,联合作战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也在持续提升。这使得解放军在面对美日可能的阻碍时,具备了更强的应对能力。解放军通过“海峡雷霆-2025A”的演习,验证了联合封控能力,可以迅速切断台岛与外部的海上联系。同时,常态化演习使解放军能够随时根据形势变化,迅速将演习状态转化为实战状态。一旦美日试图阻碍解放军行动,解放军可以快速灵活地做出反应。三是美日在地缘博弈层面的战略困局。美日想要阻碍解放军行动,首先要有相应的实力。而且,美国第七舰队主力舰艇平均年龄超30年,装备更新严重滞后,作战效能大打折扣。日本自卫队现有140枚反舰导弹,在解放军强大的饱和攻击面前根本难以招架。美日同盟看似紧密,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美国需要日本作为前沿的基地,但是又对日本军事自主性的增强心存忌惮。而日本既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却又担心过度卷入战争,祸及本土。这种战略互信的缺失,使得美日在协同作战时,难以形成高效的战斗力。另外,中美年度的贸易额超过了7000亿美元,日本对华投资存量超过1200亿美元。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全球供应链将遭受重创,断裂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逆的,这种“相互确保摧毁” 的经济纽带,极大地制约了美日的军事冒险冲突。
节目主持人:在美国的支持与帮助之下,这些年日本介入台海问题的动作和态度越来越积极了。唐所长您如何看待日本这么做背后的目的所在?同时美国如此放任纵容日本发展武力,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而一旦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的话,您认为美日双方真的有可能并肩作战吗?
唐桦:日本在台海问题上越来越积极,背后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日本有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日本将国内生产总值被中国超越视为对其传统地区主导权的根本性挑战。尤其在中国突破了“第一岛链”之后,日本对华的“威慑力”便持续衰减。2023年日本防卫预算突破了6.8万亿日元,重点部署西南诸岛反舰导弹系统,正是这种焦虑的直观体现。而台湾问题被日本视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抓手”,频繁炒作“台湾有事”,以此来牵制中国大陆的发展。其次是因为经济利益的深度捆绑。台积电在日本熊本县的投资高达86亿美元建立了晶圆厂,这个项目占据了日本半导体产能的30%。同时日本企业向台湾供应约50%的电子零部件。更关键的是,日本90%的能源运输要通过台湾海峡这条“生命线”,所以他们很担忧。再者是日本的国内政治右倾化在推动。日本的右翼势力长期蠢蠢欲动,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同时,日本将台海冲突视为突破“和平宪法”、实现“国家正常化”的契机。日本部分政客妄图炒作“中国威胁论”来为其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力量寻找借口。如果台海爆发冲突,美国可能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军事干预,但会谨慎权衡风险,很有可能仅动用海空军力量进行非接触式干预。不过美国是否会真的和日本并肩作战,其实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回顾历史,美国常常背叛盟友。在台海冲突中,美国可能会利用日本作为前沿力量,但不一定会与日本全面并肩作战,而是会根据战场形势和自身利益需求,灵活调整与日本的合作方式和程度。而美国国内对于是否要卷入台海冲突,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利益诉求,这也同样会制约美国和日本并肩作战的行动选择。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整理:袁炽炫;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