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
【央视 海峡两岸】唐桦:台军直升机丑闻暴露结构性战略矛盾
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

据台湾媒体报道,赖清德当局向美国提出军购清单,其中包括30架攻击型“黑鹰”直升机,以强化打击能力。台军增购攻击型直升机有何目的?叫嚣打直升机大战,暴露了“以武拒统”的哪些幻想?就以上话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进行解析。

节目主持人:如果说台军想要利用“黑鹰”直升机来展开近海和城镇作战的话,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种战略安排?除了“黑鹰”直升机之外,台军还拥有“阿帕奇”“眼镜蛇”等多种机型的直升机,台军将会如何利用这么多机型的直升机来排兵布阵?

唐桦:台军除“黑鹰”外的攻击型直升机主要有AH-64E“阿帕奇”、AH-1W“超级眼镜蛇”和OH-58D“基奥瓦勇士”。“阿帕奇”的特点是飞得快,机动性特别好,能够灵活地躲避敌人攻击和越过各种障碍物。而且它的眼睛很“尖”,装备了先进的雷达、目标搜索以及预警和防御系统。火力也很是强大,机翼下面还能挂载好多武器,比如像“地狱火”导弹、火箭弹、“毒刺”导弹等。不过,“阿帕奇”它是按照沙漠内陆环境设计的,所以它到了台湾这种又热又潮湿、还有很多盐雾的海岛环境,就比较容易出问题。它的电子设备和台军其他装备也比较难协同作战。在“阿帕奇”没来之前,“超级眼镜蛇”是台军的主力。它也能挂载不少武器,能参与各种攻击任务。但是和“阿帕奇”比起来,它在发现目标,还有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等方面的作战能力没有那么强。“基奥瓦勇士”原本是民用直升机改造过来的,体型比较小,动作很灵活,适合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地方执行任务。它的侦察能力很强,有一个很厉害的瞄准具系统。它也能够挂载“地狱火”和“毒刺”导弹,还有机枪和火箭弹,也能给地面部队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但它毕竟是轻型直升机,所以它的载弹量不多,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能力有限。

我们说台军购买这么多的直升机,有着复杂且多面的动机。首先是能够满足不同作战任务的需求。不同的直升机在设计上有不同的侧重,如“阿帕奇”主要用于高强度的反坦克和对地攻击;“超级眼镜蛇”可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和反装甲等任务;而“基奥瓦勇士”侧重于侦察和目标指示,同时也能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攻击任务;而“黑鹰”直升机在改装后可强化攻击能力,同时还能兼顾运输、救援等通用任务。

节目主持人:除了“黑鹰”之外,“阿帕奇”直升机也曾经爆发过很多丑闻,请唐所长为我们做一下介绍。

唐桦:“黑鹰”原本是作为多用途战术的运输直升机,当初台军在采购时,明确主要的目的是用于“山区及离岛的紧急救援”。结果台军高层多次搭乘“黑鹰”参与非军事活动,比如接送政治人物或是执行“形象工程”,引发了广泛的“资源错配”批评。由于台军缺乏自主生产通用直升机的能力,导致“黑鹰”任务过重,分不清“救援”和“行政运输”的界限。 “阿帕奇”直升机所涉及的丑闻,可以反映出台军在管理、训练、装备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2015年爆发了“贵妇团”事件,台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601旅中校劳乃成违规带人参观并拍摄“阿帕奇”,后续处理的争议也是很大。台军的形象因此受到了重创,舆论批评军纪形同虚设、特权文化泛滥。早在2014年4月,“阿帕奇”还发生过一起坠机事故。调查指是人为操作失误,暴露出飞行员对于战机的复杂系统,比如夜间作战设备等不熟练,反映出台军在飞行训练上的不足;也体现出其维护管理的松散,部分零件未及时更换,埋下了安全隐患。

透过这些丑闻,我们可以看到台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是特权阶层严重侵蚀军纪。军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高层包庇纵容。其次是美制装备存在着“水土不服”的情况。“阿帕奇”虽然性能先进,但台军在后勤保障和人员训练方面存在短板,过度依赖美方技术转移却没有建立自主的维护体系,这就导致装备的使用和维护上是在处处受限。最后政治因素凌驾在专业考量之上。台军采购装备常受政治因素驱动,比如要配合美国对台军售的驱动,忽视了实际需求与成本效益,导致采购来的装备不是闲置就是滥用。“黑鹰”与“阿帕奇”的争议,折射出台湾当局在军事战略上的深层矛盾。一方面高调渲染“防卫固守”,另一方面却将宝贵资源耗费于特权腐败与形象工程。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乱象,不仅损害了军队战斗力,更让台湾民众的安全福祉沦为政治操弄的牺牲品。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整理:袁炽炫;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唐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