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赖清德日前声称“台湾是棋手,不是棋子”,而特朗普近日公开批评质疑泽连斯基的领导能力,也被舆论认为是在有意敲打赖清德。台当局大额军购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居心?赖清德对美国予取予求,又会给岛内带来哪些危害?就以上相关内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展开解析。

节目主持人:对于特朗普来说,不是台湾当局交点“保护费”就可以搞定的,接下来赖清德在当“棋手”的路上,您认为还会有哪些障碍?
唐桦:赖清德妄想当“棋手”的道路上存在着很多阻碍。一是一中原则的刚性约束。一个中国原则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也主动与中方通话,表明其不愿因台湾问题过度破坏中美关系。大陆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图谋。二是岛内经济与民意的双重反噬。大幅提高防务预算、加大对美的军购,会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支出产生排挤和冲击,引发台湾民众的不满和反对。岛内的在野势力和众多有识之士,对赖清德的行为产生了制衡。比如,蓝白阵营联手删减了“台独”相关预算,包含潜艇自造冻结了10亿新台币、外事部门业务费削减50%等等。三是美国战略模糊性的现实制约。美国将台湾视为遏制大陆的棋子,一旦美国认为台湾对其战略价值降低,或者与大陆关系出现重大调整,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台湾。比如,拜登卸任前批准对台军售,但特朗普政府直接拒绝台湾代表团参与典礼,显示美国更倾向于将台湾作为谈判筹码。
赖清德的“棋手”叙事本质是“台独”势力为了掩盖自己依附性本质而制造的幻觉。军事上依赖美国、经济上透支台湾、政治上背离民意,这种“自我矛盾”的路线注定失败。“台独”是绝路,任何“以武拒统”的企图终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节目主持人:有评论认为,美国现在对台湾的态度就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无论赖清德接下来做出什么样政策上的回应,利益受到伤害的都是台湾社会和台湾的百姓,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赖清德对于美国要价的因应之道?您认为赖清德此时是否会醒悟?
唐桦:应该说这个评论非常的中肯。美国对台策略始终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打一个巴掌给一个枣”这种“战略模糊”是美国利益驱动下的政策摇摆。例如,特朗普政府曾公开称台湾问题“非美国核心利益”,而又通过军售、高层通话等方式示好。这种反复既是为了试探中国大陆的底线,也是为了在贸易、科技等领域来换取谈判筹码。这种做法本质是美国“以台制华”战略的体现,目的是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同时掏空台湾的经济、科技等资源。台湾当局若看不清这一点,持续充当美国棋子,最终只会使台湾民众承受两岸关系紧张带来的苦果。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叫不醒装睡的人”。赖清德不会醒悟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一方面,赖清德谋“独”立场顽固,为了实现“台独”目标,不惜赌上台湾民众利益和未来,一味地讨好美国,妄图依靠美国的支持来获取政治资源和筹码,即便知道美国的真实意图,也会继续与其勾结,典型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另一方面,赖清德当局对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存在错误判断,高估了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力度,又低估了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以为可以在中美之间玩火而不被反噬,那么结果必然是“玩火者必自焚”。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整理:袁炽炫;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