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陆高校师生访台期间的发言,民进党当局约谈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要求做出说明。两岸高校交流面临打压,马英九呼吁赖清德高抬贵手。此外,台当局也扬言调查岛内军人、艺人关于支持统一的表态。制造寒蝉效应,民进党当局都有哪些动作?马英九的呼吁,又能否让岛内警醒?就这样的话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进行解析。

节目主持人:我们知道马英九基金会举办的关于两岸交流的所有活动,在岛内都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那这是不是也遭到马英九当局打压的原因之一?唐所长,您认为民进党当局到底在怕什么?
唐桦:民进党当局针对马英九基金会以及两岸交流团体的行为,本质上是其“台独”路线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流民意冲突的体现。民进党当局担忧这会唤醒台湾社会对一中原则的认同。近期针对岛内艺人和军人的言论管制,实际上就是民进党当局想要切断两岸民间情感联结的“毛细血管”。还有就是两岸交流主导权的一种争夺,他们打压岛内支持两岸民间交流的团体和个人,就是想把两岸交流的主导权,作为自己手里的谈判筹码,制造仍有能力与大陆讨价还价的假象,以骗取政治资源。民进党当局的深层恐惧,当然就是“盖子被掀开”,真相大白于天下。民进党以“违反承诺发表政治言论”为由约谈马英九,将学生用词的差异渲染为“统战阴谋”,禁止高校与大陆的7所理工院校合作。实质是将两岸民间的交往政治化,制造“绿色恐怖”来压制岛内不同的声音,掩盖其无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困境。通过制造“反中”的对立来巩固基本盘,惧怕两岸的交流可能会稀释其靠“抗中”所获取的选举红利。总的来说,民进党当局的针对性打压,暴露其“台独”路线的脆弱性,既恐惧两岸民心相通会削弱其政治基础,又无力提供促进台湾发展的方案。
节目主持人:这一次赖清德就是想要全方位掌控与大陆展开交流的各个领域。那么岛内媒体分析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赖清德想要掩盖“疑美论”。现在岛内“疑美论”是否有上升的趋势?为什么赖清德认为打击统派和阻挠两岸交流可以掩盖“疑美论”?唐所长,请问您怎么看?
唐桦:近期岛内发生的多起事件,让台湾民众看清了民进党对美国是如何“热脸贴冷屁股”。“疑美论”的上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是大家看到台湾产业被美国赤裸裸掠夺。美国强制要求台积电赴美建厂,使得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供应链外移的风险。二是看到了军事被开了空头支票。民众认为美国只是把台湾当作赚钱的工具,所谓的“保护承诺”根本不可靠,从而加深了对美国的怀疑。美官员要求台湾的军费增加至生产总值的10%,这意味着台湾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美国武器。这会挤压本来就紧张的民生和社会发展资源,使得台湾民众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且美国对台军售,存在着价格虚高、延迟交付等问题,台湾花费巨资却换来一堆破铜烂铁。三是美国觊觎台湾的能源命脉,民众质疑美方是“可靠的吸血朋友”。近日“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谷立言声称,美国可以作为台湾“可靠”的能源来源,包括液化天然气、再生能源或者核能,但是岛内民众担心美国以能源供应为借口,进一步控制台湾的能源命脉,使得台湾在能源领域过度依赖美国。四是培植“卖台亲信”。近日,沈伯洋及其相关组织被曝接受了“美国在台协会”的捐助,岛内人士质疑他们接受资金的用途,以及是否在为美国的利益服务、出卖台湾的利益。民众因此看到民进党的相关人员与美国之间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利益输送,担心台湾会被这些人当作筹码,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博弈的牺牲品。民进党当局深知其“倚美谋独”的政策离不开美国的支持,打击统派可以向美国表明其在维护“美台关系”以及对抗大陆方面的决心和力度,让美国看到其在台湾岛内,积极推行“反中亲美”政策,与美国的“遏华”战略相呼应,以获取美国更多的支持。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整理:袁炽炫;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