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政客日前赴美,还放话要“促成美国再次伟大”,相关言论引发岛内轩然大波,各界痛批民进党当局“媚美卖台”。有台湾舆论直言,面对美国关税,中国“不跪”,民进党当局“滑跪”,态度可谓天壤之别。民进党当局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究竟还要怎样掏空台湾?又能换来什么?就这样的话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进行解析。

节目主持人:一段时间以来,岛内“疑美论”的声浪越来越大。近期,中美之间就关税战达成的相关共识,也让岛内各界再一次质疑民进党当局应对关税战的不力。那么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难道绿营政客不应该去安抚岛内民众的情绪吗?为什么还要再一次“跪拜”美国?这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唐所长?
唐桦:5月12日,特朗普在中美日内瓦会谈之后,突然提及“统一与和平”,被岛内解读为美国可能会在台海问题上对大陆让步。那么民进党的紧急表态完全是一种应激反应,担心会被美国当作谈判筹码,急于通过表忠心来证明自身价值。民进党加紧炒作“美国越强大,台湾越安全”的荒谬逻辑,企图将台湾的安全绑定在美国霸权的存续上,通过强化所谓的“美台命运共同体”叙事,对冲特朗普言论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在现实层面,美国这记32%的关税大棒,直接砸在了台湾制造业的腰眼上,赖清德想破财消灾,台当局拿出来的880亿新台币纾困方案,在产业阵痛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为讽刺的是,当中美宣布下调关税之后,台湾发现自己未获豁免。那么民进党的“跪舔”更加急切,生怕被“边缘化”,所以只能以主动投怀送抱来维持存在感。民进党上台后主打“抗中保台”,但是两岸贸易依存度不降反升,所谓“脱中”政策沦为空谈。此时抛出“联美”议题,将民众对经济衰退、关税压力的不满,转移至“外部威胁”。龚明鑫说“台湾越强大,越可减轻美国的负担”,本质上是为台积电等企业被迫赴美投资辩护,试图将卖台包装成“战略布局”。从“抗中”到“联美”,变的是政治口号,不变的是民进党挟洋自重的思维定式。岛内网民说“美国越伟大,台湾越危险”“民进党越谄媚,台湾越沉沦”,直戳了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的荒谬本质。把安全寄托于霸权扩张,将命运绑定于政治投机,最终只会让台湾成为外部势力博弈的牺牲品。
节目主持人:在军事上,台湾当局还在继续对美撒钱,比如说编列了100多亿新台币的维护F-16的清单,另外还要编列特别列算,来加大对美的新一轮军购。请问唐所长,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在军事上,赖清德当局对美国进行的这种“跪拜”?
唐桦:民进党当局近期在美国的军事采购上疯狂加码,本质是“倚美谋独”路线在现实压力下的铤而走险,既妄图通过“军事绑美来制造安全幻觉”,又试图以天价军购来维系美国的“战略垂青”,构建“美台共同防御”的假象。此次102亿新台币的F-16后勤支援合约,表面上宣称是“巩固空防”,实则是向美国输送利益,以换取所谓的“战略承诺”。计划中的3000亿到5000亿新台币特别预算,更是试图以采购美式装备,来绑定美国对台湾的军事介入。本质上是用台湾民众的血汗钱,为谋“独”买“政治保险”。特朗普近期关于“统一与和平”的表态,击中了民进党当局的命门。为了缓解岛内“被美国出卖”的焦虑,台湾当局迫不及待启动“军事献金”模式,试图换取美国暂时“战略模糊”。但是这种“以武谋独”的路线,正在加速掏空台湾社会的发展根基。2024年,台湾防务支出占生产总值的2.5%,教育支出占比却连续5年下滑。截至2024年,未偿债务余额突破6万亿元新台币,人均负债高达25万元新台币。此次5年5000亿元新台币规模的军购案,将使得公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突破40%的警戒线。在岛内青年面临高房价低薪困境的当下,民进党挪用民生资源来充作谋“独”军费。实质是用下一代的发展权来换取政治私利。民进党当局为了迎合美国“提升军费至生产总值3%”的要求,大幅增加特别预算,导致广义军事投资预算达3800亿新台币。即使耗费巨资,引进了F-16V等装备,但是台湾防务体系仍然因为后勤保障缺失、人员培训滞后等问题,陷入了“买得起装备,养不起战力”的窘境。这种一味撒钱必然会给台湾社会带来深远危害。其一是强化“危机制造和军售获利”的恶性循环。美国每笔对台军售的背后,都是对台海和平的蓄意迫害。而民进党当局的每一次“献金”,都是在为战争风险加一把火。其二,半导体精密机械等优势产业,被强行绑定在“美台军事产业链”。此次F-16后勤合约表面上看起来是“技术合作”,实际上是让美国通过主动相控阵雷达等核心技术,来深度控制台湾军工产业链,加速台湾经济“空心化”。其三,“穷兵黩武”政策必然激化民意对立,当未来加税的方案落地,青年群体与民进党基本盘的矛盾将会彻底显性化。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整理:袁炽炫;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唐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