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至28日,“钟台文”连续在新华社发表《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三篇署名文章,引发广泛热议。我院政治研究所所长王贞威教授在《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钟台文”论史明向 阐释两岸统一“七个更好”》,对三篇署名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以下是原文:
10月26日至28日,新华社连续发表三篇署名“钟台文”的权威文章,在两岸引起热烈讨论。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这三篇权威文章清晰阐释台湾问题的产生、演变的历史脉络,也明确指出台湾问题的解决路径,更充分全面讲解两岸统一后的诸多利好。背后的意涵和信号值得岛内各界好好解读,作出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法理事实
文章引用大量文献和历史事实,清晰表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考古学证明,台湾先住民是从大陆迁徙去的”,这一论断得到大量生命科学和考古科学的证实。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一些大陆人群通过台湾海峡陆桥迁徙至台湾本岛,台湾海峡发现了很多本属于陆地的生物化石,就是明证。2021年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带领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首次公布了台湾岛内古代人群的DNA数据,揭示台湾2,000年至3,000年前的古人,与大陆壮侗语人群保持着紧密的遗传联系。这一重要发现有力证明了台湾的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最新的考古发现有力驳斥赖清德所谓台湾自古是“独立生态系”的荒谬论调。文章还通过1937年开展全民族抗战以来的重大历史事实和台湾回归的一系列国际法文件,尤其是日本签署《日本投降条款》,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等,清晰展示台湾光复的历史脉络。台湾光复、重回祖国怀抱,是全民族抗战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岸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
文章对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明确路径。一是由两岸中国人自己解决,文章指出“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对话沟通,化解矛盾”,这就对岛内的各种政治势力发出强烈信号:只要认同两岸一家亲的民族情感,接受“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可以就两岸关系发展和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对话,如果抗拒历史大势,终将成为民族罪人,并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同时明确了两岸关系是中国的家务事,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不需要他国插手,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二是再次明确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思路。“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没有跟上世界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潮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也必将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台湾同胞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台湾经济转型和突破发展瓶颈提供重大机遇。
两岸统一后的重大利好
文章充分阐释了祖国完全统一后,对台湾社会和民众带来的巨大利好。这是在2000年5月厦门大学陈孔立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之后由官方机构发表的权威系统论述。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提出“七个更好”——从经济民生、安全保障、对外交往、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统一后对台湾同胞带来的全方位利好。港澳实施「一国两制」后的巨大变化和实现的稳定繁荣,以及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参与现代化实践的成果案例,必将增强台湾岛内对统一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台独”不可能、美国靠不住、统一有好处。愈早认识到这三句话的深刻内涵,就愈有利于增进台湾民众的根本福祉。台湾光复80周年是一个重大契机,希望能促进台湾各界充分讨论和深刻了解祖国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文稿整理自《香港文汇报》,略有删改调整。
(编辑:王超;复核;王学勤;责编:林晓培;编审:王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