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
【央视 海峡两岸】唐桦:民进党当局企图用“大罢免”进行重新洗牌
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

蓝绿再度爆发肢体冲突,民进党扬言明年将要发动针对国民党及民意代表的罢免潮。对此,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称,蓝营反对“恶罢”,以战制战,力战到底。台立法机构为何频频上演全武行呢?而2025年台湾政坛是否真的会出现罢免潮?就以上内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就此进行分析。

节目主持人:国民党方面为什么想通过所谓“修法”来提高罢免的门槛?而之前民进党针对国民党又进行了哪些罢免行动,结果如何?而他们叫嚣明年要发动罢免潮,针对的又是哪些人呢?

唐桦:民进党搞“罢免”有先例,那么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操作高雄的“罢韩”成功之后,陈其迈上位,然后被民进党视为“第一大政治威胁”的韩国瑜也因此沉寂了政坛三年。吃过“大罢免”政治红利的民进党,在谢国良就任基隆市长的第三天便提起了罢免的动议,那么经过半年多的蓝绿攻防,最终宣告“罢梁”失败。民进党之所以高举“罢免”这柄利器,甚至不惜“自伤八百”,主要是因为当下台湾政坛的“朝小野大”。那么“蓝白合”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民进党,绿营于是想借由罢免对立法机构重新洗牌。由于2025年2月现任的民意代表任职满一年后可以发动罢免,那么民进党已经开始点名了,因此,民进党酝酿要发动大规模的罢免行动,并吸取“罢梁”的失败教训,在挑选罢免目标的时候,定了几个标准。

第一个是在今年1月的选举中,以非常微弱的优势当选的国民党民意代表。第二个是结合2026年“九合一”选举,通过罢免一些分区的民意代表,对国民党的选情试图造成一些冲击。第三个,卢秀燕是国民党的2028年对战赖清德的热门人选,所以民进党的目标会对准台中的“卢系”民意代表,试图削弱卢秀燕的势力。第四个是绿营在当地选区的选民基础超过“在野阵营”的,也是民进党的目标。为了应对民进党的疯狂罢免,蓝营想要通过所谓的“修法”来改变目前“选罢法”有关罢免案的“双低门槛”,一个是成案条件低,一个是通过的门槛低,不让少数的民意来否决多数的民意,这是国民党这个试图让这个罢免的制度回归正途。同时,蓝营还比照绿营来点名罢免的逻辑,规划在民进党的这个民意代表当选人的选区找出胜负差距小,还有国民党或民众党、无党籍的得票数高于四分之一的罢免门槛以及绿营的仇恨值高、有话题性民怨大的,列出了20人的名单。只要民进党与亲绿的民团发动罢免蓝营的民意代表,蓝营就会组织同步启动联署动员罢免绿营的民意代表的对决。

节目主持人:您觉得现在民进党制造“朝野对立”,破坏两岸关系,不顾民众的做法,是否已经引发了整个岛内“在野阵营”的不满呢?

唐桦:在赖清德统领下的民进党,显然化身为一部只听政治号令,不顾民生与治理需求的选举机器。赖清德上台以来,行政与“立法”的冲突不断,“朝野政党”持续对立,以至于2024年11月就有多个民间团体走上街头游行,呼吁民进党当局不要一直激化两岸对立,要好好的面对岛内当前民生问题。尤其是民进党为了重新执掌台立法机构,无所不用其极,罢免、抹黑、制造对立等各种手段频出。我们说,过度的政治角力只会导致台湾政治的进一步混乱,而这背后牺牲的是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同时,民进党当局在外购武器方面的挥霍无度与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一毛不拔,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台湾舆论直言,赖清德搞“大罢免”扰乱台湾政局,令人绝望,这自然会引起所有“在野阵营”的不满。甚至连亲绿机构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11月民调中,都有46.8%的受访者认为,民进党应该对朝野冲突负较大的责任。那么,尤其是台劳动部门职场霸凌的事件,竟然被民进党当局美化为“立意良善”,引发了民众的愤怒,58.1%的民众不满民进党当局的处理。不少劳工相当失望,台湾民众党2024年12月7日举办了反霸凌护牢泉的大游行,3000多名的民众、10多个民间劳动团体、工会上街抗议。操弄政治斗争,赖清德原本是企图浑水摸鱼,但这波操作的后果只会令台湾社会进一步撕裂,经济发展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文稿整理:杨延钧;编辑:杨延钧;复核:谭馨;责编:杨昆福;编审:唐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