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人才培养   
2019年暑期圣地亚哥交流项目心得——何玲英
时间:2019-09-17 浏览次数:

2018级法律所硕士生 何玲英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暑期交流项目,非常感谢学院对我们交流访学的大力支持、项目发起人John教授对我们的辛勤教导以及各位老师、同学在此次出行中对我的帮助与关心。这趟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之旅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我会永远记住这段珍贵的岁月。

作为一名法科生,我初次接触美国法律制度是在本科阶段的法律英语课上,但由于当时课程设置的课时不够,只是对美国的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有了一些浮在表层的了解。这次交流访学让我有了一个可以亲身感受、经历和体验美国法律制度的机会,也让我更加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理。在过去的四周里,我们每天的学习计划都很紧凑,白天上课作报告,晚上小组讨论写报告,但我们并未觉得难以承受,反而因此提升了我们的法学素养,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与协作能力,也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谊。

我们学习的课程名为Basic Trial Advocacy Course,课程内容包括规范学习、实地参访、模拟实践等。通常,我们一天的学习从小组报告开始,John教授会提前发邮件提示我们第二天要报告的文章的关键点,晚上学习小组开会进行讨论并轮流作报告发言人。报告结束后则会邀请一名当地著名的学者、律师或法官作为Speaker,和我们分享他们眼中的美国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在聆听完专题演讲后,我们会有针对性地按照老师们给的建议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特定的刑事诉讼程序。除了在教室内的学习,John也会组织大家去参访监狱、法院、公共辩护人与检察官的办公室与犯罪实验室等,与各类法律职业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式学习。从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描述中,我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对法律的敬畏。

此次交流学习之旅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其一是John教授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活力。虽然年龄的数字在不断增大,但John一直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他与我们共度了这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他对这个项目的付出我们都曾亲眼目睹。他善于去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循循善诱,总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告诉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来。其二是美国的法律制度。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而我国则受大陆法系影响较深,通过此次学习我不仅亲身感受到我国与美国法律制度的一些差异,同时也对所谓的法律移植本土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和美国的公共辩护人制度为例,虽然二者性质上都是为特定人群提供法律援助,但是在制度设计上有很大差异,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公共辩护人统一由政府支付薪酬,而我国政府对法援律师的补贴通常很少。其三是圣地亚哥优美的环境。加州的阳光很灿烂但不刺眼,天空蓝的仿佛自带滤镜,气候宜人,所以尽管中午只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但我们下午上课依然精神饱满。

一个月是短暂而充实的,良师益友、良辰美景共同串起了这段难忘的记忆!项目虽然结束了,但也意味着重新再出发。

(责任编辑:李文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