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四十五周年学科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两岸学子论坛”成功召开
时间:2025-07-05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迎来建院(所)四十五周年。为系统总结办学成果,科学谋划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方向,7月5日上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四十五周年学科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两岸学子论坛开幕式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音乐厅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厦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庄荣良,厦门市委副秘书长陈晓东,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郑崇阳,厦门市委台办主任刘金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汪曙申,厦门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黄跃荣,共青团厦门市委副书记王小帅,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资深教授陈孔立,以及来自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厦门大学机关部处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学子论坛的学者和学子、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友等。

在大会致辞环节,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厦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庄荣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汪曙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025级博士生陈皓若等7位代表分别致辞,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45周年表示祝贺,并对台湾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此外,大会还收到全国各兄弟院校发来的贺信。

图:厦门大学校长、教授张宗益

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

图:厦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庄荣良

图: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

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

图: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汪曙申

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025级博士生陈皓若

随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作学科发展报告。李鹏在报告中肯定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4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当前局势下台湾研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希望,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续为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我们力所能及的智慧和力量。

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

大会特别设置颁奖环节,表彰长期从教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为台湾研究学科建设持续奉献的教职工。颁奖环节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羽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党委书记郭锦星为获奖教职工颁奖。

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羽

图:颁奖环节——杰出奉献奖

图:颁奖环节——30年奉献奖

图:颁奖环节——20年奉献奖

大会特别邀请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曹小衡,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教授刘相平,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信强和两岸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国深等四位台湾研究领域资深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

图: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曹小衡

图: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教授刘相平

图: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信强

图:两岸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国深

随后,来自厦门大学的廖晋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洪思音、台湾台北教育大学的蔡瑞晴、上海交通大学的张轩文等四位学子代表,分别从两岸经贸政策效果、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台湾论述、1930年代台湾文人的思想意识、台湾地区政治局势等角度分享了研究心得。

7月5日下午,大会并行开展了7个分论坛。其中,大会设立“挑战与突破——台湾研究学科发展研讨会”和“台研论衡 思源汇智——首届台研院友学术论坛”,分别邀请台湾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台湾研究院院友,就台湾研究院学科建设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同时,平行设立“政治与法律分论坛”“经济、社会与两岸关系分论坛”“历史与文学分论坛”“微视频分论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分论坛”等5个分论坛,为两岸青年提供多维度、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两岸学子齐聚一堂,思想激荡,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于1980年7月,2025年7月迎来建院(所)45周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是海内外最早公开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也是目前大陆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成果最丰硕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和肯定。两岸学子论坛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旨在为两岸青年学子搭建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两岸学子论坛已连续举办多届,今年为第十一届。

图:大会合照

(图片整理:袁炽炫、高群斐;撰稿:高群斐;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郭锦星、陈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