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台湾研究院2024级硕士生团支部于海韵教学楼203成功举办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活动,团支部全体成员参与学习,支部内掀起了一股学习五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张昱涵详细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深远影响,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将同学们带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五四青年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热血与激情。随后,团支书组织团员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四精神的重要讲话原文,逐句分析,领悟新时代对五四精神的传承要求。

在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政治研究所的倪浚普同学从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学科特色,分享道:“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尤其是涉及台湾问题时,五四精神中的爱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从政治学理论来看,国家主权完整是核心利益,我们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径,用所学知识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理论支撑,积极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我们践行爱国精神的重要体现。”
经济研究所的管天宁同学结合经济领域的研究与台湾地区经济现状分享道:“五四精神倡导的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研究和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研究两岸经济的互补性,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两岸资源优化配置,以经济融合推动两岸关系紧密发展。当下,利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契机,为两岸经济合作注入新活力,就是我们在新时代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实践,用经济手段助力国家发展大局。”
文学研究所的王懿昕同学以文化为切入点,深情地说:“文学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觉醒的呼唤。在我们台湾研究院,文学研究同样承担着特殊使命。我们可以通过对两岸文学作品的对比研究,挖掘共同的文化根源,以文化认同增进民族认同。用文学的力量打破隔阂,传播爱国精神,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凝聚力,这也是我们对五四精神中文化启蒙和传承使命的担当。”
历史研究所的郑乐扬同学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阐述:“回顾历史,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作为历史专业学生,我们更要以史为鉴,特别是在研究台湾历史时,要清晰梳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我们有责任通过严谨的历史研究成果,揭露‘台独’势力歪曲历史的行径,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这不仅是对五四精神中追求真理、尊重历史的坚守,更是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
两岸关系研究所的常涵宇同学从所学专业角度出发,分享道:“五四精神深刻昭示了教育的本质使命:启迪思想、激发人格、唤醒民族意识。百年前的青年通过《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今天的我们则要以新时代教育的实践,回应社会转型中的文化挑战与价值选择。作为研究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还应在台湾研究的框架下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推动两岸文化的理解互信?如何在青年群体中弘扬民族认同、文化自信?这正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通过此次集中学习,2024级硕士生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大家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身处台湾研究院这一特殊平台,更要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学术道路上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也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今后开展更多富有意义的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文:2024级硕士生团支部;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陈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