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025级硕士生团支部在学生公寓学习共享空间,精心组织开展“纪念台湾光复 80 周年”主题团课活动。本次团课由2025级硕士生团支部书记童建主持,以“重温历史记忆、筑牢统一共识”为核心目标,旨在引导团支部成员深入认知台湾光复的历史脉络与重大意义,进一步夯实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思想根基,凝聚起新时代青年推动祖国统一的青春力量。
 
团课开篇,卞一诺同学以 “重申历史正义,锚定法理根基” 为主题展开分享。他首先重点阐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将 10 月 25 日设立为 “台湾光复纪念日” 的深远意义,强调这一重要举措不仅是对台湾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实的郑重铭记,更是从国家法治层面对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法理确认,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与制度支撑。
随后,卞一诺同学系统梳理了台湾光复的历史进程。他指出,1945 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绝非偶然,而是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必然成果,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定论,具有不可动摇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为进一步明晰历史法理依据,他详细解读了一系列关键国际文件:1943 年《开罗宣言》明确载明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从国际共识层面确立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原则;1945 年《波茨坦公告》再次重申《开罗宣言》的相关规定,强化了这一原则的国际约束力;而日本投降书则明确承诺履行《波茨坦公告》的义务,标志着台湾回归中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结果。卞一诺同学强调,这三份文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建起严密的法理链条,从国际法维度牢牢确立了台湾光复的合法性,为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奠定了坚实的历史与法理根基。

为深化团员们对 “纪念台湾光复” 时代意义的理解,王伟刚同学围绕 “凝聚民族共识,传承精神血脉” 展开补充分享。他表示,台湾光复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同心御侮的生动见证 —— 从甲午战争后台湾同胞自发组织的反割台斗争,到抗日战争时期两岸同胞跨越海峡、并肩作战的壮烈历程,每一段历史都深刻彰显了 “两岸一家亲” 的血脉联结,也印证了中华民族 “团结御侮、共克时艰” 的精神内核。王伟刚同学指出,重温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过去,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两岸青年深刻认识到 “祖国统一、民族复兴” 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与必然选择。
 
此次主题团课的成功举办,正值台湾光复 80 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为团支部成员搭建了深入学习历史、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平台。通过生动的历史讲解与深刻的意义阐释,团员们不仅系统重温了台湾光复的历史脉络与法理依据,更在思想层面进一步强化了 “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中华民共同意志” 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团课为契机,主动学习历史、传播历史,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行径,以青年之责、青春之力守护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为推动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2025级硕士生团支部;编辑:王超;复核:王学勤;责编:林晓培;编审:陈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