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一):古法新创传茶韵,融青问道共潮生
时间:2025-07-28 浏览次数:

古法新创传茶韵,融青问道共潮生。盛夏七月,青春的脚步踏响八闽大地。我院三支实践队分别奔赴安溪—福州—霞浦、福州、南平—武夷山,以红色基因为指引,在暑期社会实践的沃土上扎根生长。他们以实践为笔,书写青年担当;以大地为卷,赓续红色血脉。这既是对“实践出真知”的生动践行,更是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底色的鲜活注脚,让红色精神在扎根基层中焕发新的光芒。

实践团1:安溪—霞浦路线

2025年7月14日,在台湾研究院王佳霖老师、林晓培老师的带领下,“踏足迹·促融合”两岸青年实践团正式踏上暑期社会实践的征程。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县是“铁观音”茶叶的发源地和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两岸实践团成员深入参与由“安溪茶校”举办的茶产业新式工艺体验活动,通过实操感受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饮品、茶点制作的碰撞,感受到“铁观音”茶文化在两岸融合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创新。

“安溪茶校”以茶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以茶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培养茶行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搭建起连接两岸同胞、海内外侨胞传递“茶缘”与“茶情”的桥梁,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拓宽领域并深化实践作出了努力。

实践团2:福州路线

为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打造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福州,对在榕台青的就业创业和生活保障等各方面进行调研,探究将福州打造成台湾青年“愿意来、融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发展型、友好型城市的路径和方法,推动福州市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实践队抵达福州后开营,与团市委开展座谈交流。引进生陈季尧介绍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成果:团市委今年会举办52项青年交流活动,包括海峡青年会峰会、“好年华、聚福州”系列等,打造多元化品牌平台;各团区委依托资源设计就业创业孵化器、特色研学项目及专题交流会等。团市委不仅解读各项政策,还以文化为根基,强化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

福州团市委统战部邓华指出此次活动通过了解台青台企就业创业情况,走访台办、台协、人社局等项目,将政策与实践结合,考察闽台项目建设成果。

此次台湾研究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首站落地福州,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梳理福州在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中的经验与路径,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3:南平—武夷山路线

7月14日下午,在博士后吴文的带领下,实践队首先前往福建新宏宇竹木有限公司。在企业创办人、南平市台协会会长江朝栋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们参观刀架生产工序,并与江朝栋先生就生产资料、技术更新、销售渠道、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就惠台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

随后,实践队一行前往考亭书院,探寻集朱子理学之大成的文化圣地。考亭书院为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终老之地。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集贤门、明伦堂、集成殿等处,飞檐斗拱间沉淀着八百年文教薪火。

实践队成员们随后前往建阳建盏文创园及融通茶盏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学习建盏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并与台湾建盏艺术交流团体的10多位学生和老师就创业发展、文化传承、两岸交流的重要性等话题展开交流,就融合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出路进行探讨。

(图文:实践队;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陈静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