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四):文渊汲古连海峡,海韵栖云筑梦乡
时间:2025-07-28 浏览次数:

七月盛夏,青春足迹再次抵达八闽大地。我院三支实践团分赴建瓯、霞浦、榕城,探寻两岸融合发展生动的实践经验。他们寻访千年建州源流,感悟朱子理脉渡台;他们调研霞浦发展现状,感受联结两岸的精神文化纽带;他们探访台胞公寓,了解惠台利民政策。当实践之笔饱蘸山海灵秀,青年以初心为砚、以担当为墨,在八闽大地续写“两岸一家亲”的温暖注脚,让融合薪火在躬行践履间传扬。

实践团1:安溪-霞浦路线

2025年7月17日,“踏足迹·促融合”两岸青年实践团来到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站——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上午,实践团前往霞浦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全方位展示了霞浦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队员们在各个展厅驻足,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刻感受着霞浦深厚的文化积淀,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这片土地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随后,实践团走访了铜雅(福建)工艺品有限公司、赶海水产及霞浦县嘉鸿食品有限公司。在现场,实践团领略了台资企业精湛的铜制工艺与创新设计;见证了海鲜产品从加工到电商销售的高效流程;了解了食品生产的严格质量控制与产品研发创新。此行让队员们对霞浦的产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引发了对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思考。

下午,实践团抵达松山天后宫。作为闽台妈祖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松山天后宫庄严肃穆,香火缭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深入了解了闽台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两地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妈祖文化作为闽台交流的纽带,是重要的民间信俗,更是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精神象征。在这里,队员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体会到了两岸社会人文交流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团2:福州路线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首站走进晋安区桂溪社区香槟小区,实地参观福州首批台胞公寓。该公寓现有五百余名台胞台属入住,社区通过选聘台胞担任 “楼长”、成立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助其融入,台胞间常交流创业就业心得,也与本地邻里闲话家常,社区特设的台胞服务窗精准回应日常需求。

下午,实践队来到“台青第一云家园”,这一两岸青创枢纽平台为台湾青年提供高品质孵化空间与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助其拓展市场、链接项目,目前已有二十余家台企落地。

随后,实践队走进福建海峡银行福州闽江支行,了解面向台胞的 “台青综合服务平台” 及特色金融服务。据行长张强、副行长马兰娟介绍,该行推动台胞线上业务便利化,设专项利率优惠贷款支持台胞购房,为台企开通绿色通道,同时积极吸引台青在榕就业,为其职业发展护航。

 

此次实践队直观感受到福州在构建台胞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中的住房、金融服务系统的集成创新,既是一次调研之行,也是一堂生动的两岸融合发展现场教学。

实践团3:南平-武夷山路线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走进“千年建州”古城建瓯,开展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活动。这座福建“建”字源起的古城,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搭建起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朱文公祠,实践队细细品读朱熹的生平轨迹,深切感悟了他对理学发展的巨大贡献。重走“朱子之路”,探访理学圣地,更让大家体会到朱子理学对台湾的深远影响——由他倡导的书院文化,早已深深融入台湾书院的传承脉络,成为两岸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

五经博士府,是朱子嫡裔子孙世代居住的府邸,也是迄今近六百年“衙宅合一”的典型官衙住宅,彰显了朱子理学作为官方哲学的正统地位。这座古建筑,既是朱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结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为促进台湾同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与文化平台。

随后,社会实践队来到杨荣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馆长董立和的讲解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这位明代著名政治家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卓越功绩。杨荣将朱子理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等理念运用于政治实践,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为官以正"的从政理念,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先贤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在此次调研实践中,实践队深入探索古城文化在促进闽台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队员们在斑驳的砖瓦间触摸朱子文化的千年文脉,切身感受这一文化瑰宝在两岸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两岸共同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重要意义,真切见证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同源的历史事实,为福建建设富有特色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注入了青春动能。

(图文:实践队;编辑:王学勤;复核:高群斐;责编:林晓培;编审:陈静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