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理论思考
时间:2011-03-25 浏览次数:2164
跳转
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理论思考
页面 2
页面 3


国际天体图示:乱中有序的现代国际关系

中评社香港3月2日电(作者 刘国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六期刊登了院长刘国深教授的文章“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全文转载如下:
   摘要:政治互信是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政治行为者之间彼此包容和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共同承诺。两岸政治互信可以分为“基础性互信”、“成长性互信”和“融合性互信”三个不同层级。“92共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双方对“国家中国”的具体内涵、两岸在一国之内彼此政治定位等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台湾各方面对“一个中国”的疑虑,才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关键。笔者认为,“国家球体理论”可能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提供新的解释和思考路径。在两岸达成国家“领土主权一体”和“治权差序并存”共识基础上,双方的基础性政治互信将得以强化,两岸有可能更加顺利地进入“成长性互信”阶段,使两岸关系步入良性循环的历史新阶段。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表了“六点意见”,其中第一点就提出“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的主张。但是,台湾方面不仅民进党和李登辉势力有意逸出“一个中国”框架,就连在“二次政权轮替”后重新上台执政的国民党方面也有不少人似乎对“一个中国”敬而远之。因此,如何消除台湾各方面对“一个中国”的恐惧或疑虑,将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关键。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所有正常国家遵循的政治通则,无论是大陆方面还是在台湾执政的国民党和台湾在野的民进党都必须将此奉为圭臬,否则民进党人大可不必高喊“主权独立”,国民党也大可不必反覆要求大陆方面“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笔者相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对于台湾任何政治势力来说,都是必须正视的国家法理精神,基于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认知,两岸各方共同“恪守一个中国”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两岸各方能否基于历史、法理和政治现实对“国家”的意指对象产生共同的理解,并且对两岸政治关系现状达成共同可以接受的定位模式和政治互信基础。笔者希望从学理上和表达方式上进一步论述此前提出的“国家球体理论”,以强化其描述、解释、演绎两岸政治关系的功能,进而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国家球体: 国家四要素相互依存关系

一、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阶段性

  政治互信是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政治行为者之间彼此包容和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共同承诺。从互信的强度上分,两岸政治互信可以分为“基础性互信”、“成长性互信”和“融合性互信”三个不同层级。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逐步化解敌意,增进共识,夯实两岸共存共荣、互利多赢的政治基础。

  两岸政治互信的增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随着共识的增强和利益联结的深化而逐渐强化的过程。长期来看,两岸政治互信的增进可以分解成以下五个阶段性过程:第一阶段,两岸双方坚持“92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是构筑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石,这是最基本的政治互信。第二阶段,两岸双方在确认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默认并接受“领土主权一体,政权差序并存”的现实,并表示愿意共同维护这一政治格局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两岸政治互信的运行框架。第三阶段,两岸双方在维护台海地区政治格局稳定的基础上,呼应人民的要求,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拆除影响和限制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各种人为障碍,两岸政治互信内化成为强大的政治生产力。第四阶段,两岸双方由背靠背的“政权分治”,走向面对面的“共同治理”,并以适当的方式交叉共享中国对外主权,两岸政治互信外化成国际社会的稳定力量。第五阶段,两岸双方在经济利益一体共构、社会和文化高度融合的基础上,以平等和民主的方式,最终达成两岸政治上的最终融合,两岸政治互信从美好的愿景,变成人民安和乐利的现实。其中第一和第二阶段属于“基础性互信”层级,第三和第四阶段属于“成长性互信”层级,第五阶段是“融合性互信”阶段。

  1992年两岸双方在香港达成的“92共识”,其中“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方面)和“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大陆方面)等内容,是双方以口头、书面和行为默契的方式,展现出双方对国家政治问题的共同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典范。[1]这样的共识已经足以在两岸走向和解的初期阶段形成相互包容和交流对话的政治基础。正是因为国共之间存在着“92共识”基础互信,2008年5月20日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平稳顺利,而且取得了不少成就,台湾人民的安全感空前提升,两岸人民往来从来没有如此便利过。

  然而,这一“92共识”形成的“基础性互信”仍有明显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从两年来的两岸互动过程我们可以体认到,两岸现有的“基础性互信”并不充分,也就是说18年前形成的“92共识”已不能满足两岸关系变化了的环境的需要。2005年以来,国共双方领导人握手言和,两岸政治格局出现历史性变化,两岸经济和社会关系也非18年前可以比拟。今天的两岸不仅基本上签署了ECFA,而且联袂出现在世界卫生大会上。与此相对照的是,双方的政治互信还是停留在多少有点各说各话的“92共识”基础上。两岸关系要继续向前推进,不可避免要触及更高层次的政治问题,但由于政治互信的不足,许多合作议题的落实显得困难重重,这样的困难已经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的质量,甚至导致两岸不少人因此产生非常悲观的想法。例如,去年底的“两岸一甲子研讨会”之前,本以为两岸之间有可能在短期内启动政治协商谈判的人,到了台北才强烈感受到,即使是那些有着多年交情的蓝营学者专家,也几乎是口径一致地回避政治谈判议题,甚至有蓝营学者“高分贝”地要求大陆学者不要再提一个中国原则,这让不少大陆学者感到讶异。[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