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
时间:2013-07-30 浏览次数:278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召开

 

第一次全体大会

 

2013726

 

 

726日下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简称“两岸协创中心”)第一次全体大会在 厦门大学颂恩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吴顺彬,平潭综合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东荣,以及中心各平台部分校内外专家代表等近100人出席。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主持会议。

 

李建发指出,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四个月前,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共同发起组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经过几个月的培育、运作和协调,两岸协创中心的组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除了有新的共建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加盟外,也与几十家协同单位达成了协议和初步意向。

 

会议宣布了两岸协创中心的组织机构。经共建单位共同磋商决定,敦聘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担任两岸协创中心理事长,拟敦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孙亚夫担任两岸协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敦聘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李建发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担任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福建师范大学、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平潭综合试验区管委会等单位的代表和学者分别担任中心的副理事长、理事、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两岸协创中心执行主任刘国深教授简要汇报了中心工作的最新进展。他表示。在国台办、教育部、福建省领导的支持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自201210月启动建设至今,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和研究计划,并成功联合申报成功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研究》。

 

刘国深执行主任还现场介绍了两岸协创中心的视觉识别标志——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他解释道,浪花代表海峡两岸,腾飞的鸽子代表和平,两只展开的双翼代表发展,同时也可代以表协同合作关系,各位还可以从中发现更多创新性的理解。

 

刘国深介绍说,福建与台湾的关系最为密切,除了厦门大学,福建省还有一支两岸关系研究的重要力量就是福建师范大学,去年他们就组建了“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并且参与了第一批的2011计划申报工作,形成了比较好的前期基础。一个月前,福建师大党政领导毅然决然地做出重大决定,放弃单独申报,加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共同组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这一重大决定立即得到三家共建单位的热烈欢迎,奠定了大陆地区涉台研究机构协同创新合作的大格局。协同创新中心还将协同创新工作拓展至海峡对岸,与台湾地区的重要智库和高校商谈协同创新合作的举措,并邀请台湾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加盟两岸协创中心的工作。

 

刘国深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作出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因此,我们不可以坐而论道,我们要起而行,以大协同的方式解决两岸和平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将在实务部门的帮助下,走出象牙塔、走出冷气房,开展实实在在的协同创新议研究和实践工作。两岸协创中心旨在打造一个跨越人文、社科、理、工、医学科藩蓠,跨越官、产、学、研体制障碍,跨越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高水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打造一个为两岸人民共同开创和平新局,实现共同发展美好愿景的实践平台。

 

刘国深透露,作为中心前期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两岸茶产业发展接轨研讨会”即将于明天在大陆第一批台湾农民创业园所在地——漳平永福开幕。本次研讨会将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的土壤环境、药物残留标准检测、品牌管理和营销通路、华茶的文化建设和话语权建设等问题入手,立足民生,找出限制两岸茶产业发展的症结,探索两岸产业标准、规范、准则、文化柔性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模式。而协创中心的目标就是,两岸双方彼此欣赏、彼此珍惜,让两个中国人的区域子系统既保持各自特色,又可以相容和桥接,两岸正能量逐步相加相乘,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加富足、安定、美好的生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210月,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以跨学科、跨部门、跨海峡为特色,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心的牵头单位为厦门大学,共建单位包括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和福建师范大学,参与协同单位包括海峡两岸近40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实务部门。(季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