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院第一期“台海相对论”博士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时间:2013-12-24 浏览次数:69

201312207点,由台湾研究院主办,台湾研究院博士生党支部承办的“台海相对论”博士生学术沙龙在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沙龙的主讲人为我院2011级政治学理论博士生芮鹏,演讲主题为《两岸关系中的“主权”话语》。邀请的点评嘉宾为法律所助理教授季烨老师。博士生党支部书记,2013级政治学理论博士生陈晓晓同学担任本次沙龙主持人。办公室副主任、科研秘书陈玉老师,来自我院及其他学院的博士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有人说,台湾“主权归属”在别有用心者操作之下,已成为台湾社会“最大乱源”。如何解读两岸关系中的“主权”话语,避免掉入台湾“主权”的话语陷阱?主讲人首先梳理了主权概念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两岸关系中的“主权”话语,提出“台湾主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权,而是一种政治话语。民进党及其他反对力量系统地建构了“台湾主权”话语用以替代“法统主权”,解构台湾民众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同一性。透过媒体的不断发声,加之台湾民众长期以来受到威权统治所带来的反弹,“台湾主权”得以树立其在台湾政治话语系统中的霸权地位。如今“中华民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台湾主权”话语对抗的目标,其枪口直接转向大陆。“台湾主权”话语借由对“中国”的“反思”,建构并强化自身的认同。主讲人认为,两岸关系的主体应当是两岸全体中国人民,以政党或政权利益为出发点的两岸政治定位与“主权”论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异化了两岸关系的本质。两岸政治话语系统应当全面对接,避免因话语差异造成误判。
   
针对主讲人的观点,与会的博士生积极发言,畅谈学术观点。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大家将议题聚焦于如何看待“主权”概念;两岸主权能否共享,如何共享;两岸主权观的争议之处等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最后,点评嘉宾季烨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要充分理解台湾民众“主权想象”边界的形成与演变动因,把握“精英”人士在引导和塑造主权话语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在两岸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在两岸关系领域贸然引入主权、治权、自决权等政治话语具有一定迷惑性和危险性,反而可能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在运用相关分析工具时,应区分和处理好理论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关系。
   
本次学术沙龙的举行,不但增进了不同学科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且让同学们对两岸关系中的“主权”话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博士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海相对论”博士生学术沙龙,本着“撞击思维、拓宽视野、探索前沿、求实创新”的精神,每期邀请优秀博士生进行学术报告,专家现场点评,与会者参与讨论,以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活动为广大博士生打造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及开放、多元的学术对话空间,在校园内营造更为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学术传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