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寄语】蔡一村:偶然中的美好——记台研求学
时间:2020-04-13 浏览次数:1402

时光流转,厦大台研迎来了40岁的生日。在厦大的时光是多少学子的青春啊!同样,台研的成长始终牵挂着无数台研院友的心。在院庆之际,我们收到了17届博士毕业生蔡一村的院庆祝文。

蔡一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学理论专业2017届博士生,师从刘国深教授。现为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理论与两岸社会运动。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所说,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相遇,发轫于七年前一次偶然的决定……

2010年,我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读硕士。这一年,学校与台湾数所高校签订了学生交换协议。这是我在重庆的第五个年头,可作为一个闽南人,重庆虽有万般好处,我却始终无法习惯那斑斓厚腻的调味和闷湿的气候。仅仅是为了逃离,我在对台湾完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提交了到台北大学交换半年的申请书。谁知,短短半年的交换时光,给我留下了终身不灭的深刻印象。相较于闽南,台湾的人们使用着相似的文字、操持着一样的方言,甚至信仰着同一批神祇。而在迥异的政治制度和历史记忆背景下,我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许多在大陆难得一见,却在台湾司空见惯的故事。

交换的经历开阔了我的眼界,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好奇。我渴望了解台湾,了解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在这种渴望的推动下,再加上一些运气,我于2013年来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习,师从刘国深教授门下。入门之后我才发现,与我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在这里数不胜数,而我的学术基础却是最差的。背景知识欠缺,学科训练薄弱,口齿滞涩、词不达意……各种困难接踵而至,即使是两周一次的课程也让我举步维艰。


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四年,当然有许多苦恼、迷茫和自暴自弃。但回头望去,这些苦涩的回忆只是人生道路上必经的风雨。埋头冲刺、雨过天晴之后,都是成长过程中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故事。但是,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更不能忽视历史的进程。助我冲过风雨的,正是台湾研究院所提供的高层次平台。四年来,我在学院诸位知名学者的羽翼之下,耳濡目染,获益良多。我的导师刘国深教授给了我继续深造的机会,他严谨治学、兢兢业业,温润儒雅、平易近人。他的人格魅力和深邃思考令我深深折服,他的谆谆教导令我感恩终身。陈孔立教授、林仁川教授、林劲教授等诸位学院耆老仍笔耕不辍,如松如柏,实为我辈之楷模;而李鹏教授、张文生教授、张宝蓉教授等一众中生代学术骨干的教诲,也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求学环境。


耳濡目染,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指点和忍让。除了我自身的进步,更加值得珍视的,还有与台湾研究院一同成长的回忆和努力。自2013年入学至今,我见证了台湾研究院的成长,大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的申报成功,小到驻点数量的不断扩展。学院的发展,离不开老师们的身先士卒、同学们的辛勤付出,而我也曾附骥尾,与大家一道披荆斩棘。我见证了老师们为从零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而殚精竭虑,也亲身参与了一些课题、论文的申报和撰写;还曾与洪碧珍主任、陈玉老师一起在办公室加班,以致于忘记午餐;也曾与曾坤瑜书记一道在深夜搬运桌椅……

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汇聚起来,正如一颗巧克力,尽管是我无意中放入口中,但却带来了无比美妙的回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