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院庆专栏
【学者风采】林子荣:践行宗旨 不负韶华
时间:2020-05-17 浏览次数:1735


求学于台研,工作于台研;学生时期得承授业情,成为教师始尽反哺心。与台研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林老师学术生命中的重要元素,学于斯,长与斯,未来可期。四十周年之际,青年教师林子荣献文祝贺。

林子荣,福建漳州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博士毕业, 2016年7月-2019年7月,担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现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两岸关系研究。

今年是厦大台研院成立四十周年。记得是在大三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厦大设在会展中心一个展览摊位的志愿者,从宣传海报中,我得知台研院有个经济所,这条讯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作为一个道地的闽南人,我一直对台湾问题保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能够进入厦大台研院这个中国涉台研究重镇从事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能够继续我本科经济学专业的深造,对我而言是非常合意的选择。因此,在获得保研名额后,我尝试着给时任台研院院长刘国深教授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有志于从事对台工作的想法。刘老师很快回复我并给予我极大鼓励。那个时候还没有“保研夏令营”制度,这是我第一次与台研院联系,也是台研院给我的第一印象。刘老师的回信坚定了我选择台湾研究领域的决心。今年距离学院接受我的推免申请刚好满十年。

多学科并存和相互融合是厦大台研院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势。这一方面是台湾研究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复合型的涉台人才提供有利的学术环境。我在学院求学期间,最好的学习体验便是跨学科选课。学院一贯倡导学生“一专多能”,在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中,特别注重学科间的衔接、互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其他所的课程。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和经济所的其他同学有幸聆听了台湾史专家李祖基教授的《近代台湾历史》课程,他整个学期不落一课,每节讲满,专业与敬业,令人敬仰。后来,当我有机会到台南看到沈葆桢题写的“亿载金城”,到新竹城隍庙看到光绪帝题写的“金门保障”,到狮球岭隧道口看到刘铭传题写的“旷宇天开”时,就会回想起他的课堂,这些匾额背后的故事可能连台湾的年轻人都很少了解,而我们在大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透过图片已经较深刻地认识了那段台湾历史。此外,我们还修学了政治所、法律所,甚至是文学所的课程。这些课程虽然散落在不同学科,但都是聚焦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这对于我们做到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大有裨益。

(新竹城隍庙光绪皇帝亲笔题写匾额“金门保障”)

说到“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这是厦大台研院在1980年代初便已确立的办院宗旨。厦大台研院成立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是在党对台方针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从根本上说是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四十年来,学院一直坚守“实事求是”的精神底色,客观地看待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客观地看待两岸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客观地看待台湾社会的群体认同。为了让老师、同学能更真切地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更及时地把握岛内的社情民意脉动,学院在经费还比较拮据的时候,就开始在岛内设立研究室,方便师生赴台开展田野调查,现如今,已经形成北、中、南全覆盖的驻点研究体系。我在学院求学期间,也曾依托这些驻点平台,入岛入户体验真实的台湾,那期间的经历和收获对我后来研究方向的选择及课题开展助益良多,留下的许多美好故事和回忆对于我在涉台研究中保有认知和情感的同理心,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把握好理性和感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我后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一手素材。

除了强调要认识清楚台湾的客观实际,厦大台研院向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强调要坚持历史地认识台湾。为此,学院鼓励同学修学台湾历史相关课程,邀请陈孔立教授、汪毅夫教授、孙亚夫主任等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向全院师生开讲。陈孔立教授已90多岁高龄,至今依然会不时走上讲坛,结合他个人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跟师生分享他所见证和参与的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帮助我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把握现实,也让我们深感四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精心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学习,他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同样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这些年的学习与研究,让我愈加体会到注重台湾历史学习,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两岸关系现实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感受到四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历史地认识台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厦大台研院位于祖国大陆对台最前沿,她不仅见证了厦门这座特区城市四十年来凤凰涅槃盘般的蜕变,也见证了四十年来在两岸诸多领域的实力对比中,祖国大陆如何实现逆转。早在1980年代,厦大台研院便致力于推进两岸学术交流。那个时候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悬殊,偌大的中国大陆GDP总量不及台湾地区的三倍,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刚刚走出“极左”阴影的前辈们在同对岸学者交流时的心境,但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甚至引领两岸间的交流实践充分展现出大陆学者对于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的信心、担当和情怀,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减少了敌意和偏见,累积了互信和诚意。四十年来,尽管祖国大陆的面貌与两岸关系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两岸交流中,学院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不卑不亢,谦虚谨慎的态度,倡导全面地认识台湾,主张两岸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美美与共。正是在这种理念熏陶下,我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更加坚定了学习和运用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的自觉性。

(厦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近年来,为了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国际化”大文章,提升国际话语权,在李鹏院长的带领下,学院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同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和智库建立起学术交流关系,有力地开拓了学院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毕业后离开学院的这几年,我时常羡慕学弟学妹拥有更充足的软硬件设施,更优渥的海内外学习资源,也时常回想起当年和学院老师、同学为成功申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奋斗的场景。由学生向教师身份转变后,我更能感受到悬挂在学院门口那几块牌子所凝结的艰辛与努力,所承载的信任与重托。去年我有幸回到学院任职,正好赶上今年学院成立四十周年庆。在院庆即将来临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导李非教授以及硕导唐永红教授,他们两位接续指导我,对我视如己出,师恩厚重,铭心不忘。作为学院的一名新人,也是一名“老人”,我想,除了应该对学院心怀感激,更需要传承好学院长久以来坚持的理念,在工作中践行学院的宗旨,不负韶华,为国家统一事业服务。

-end-

策划:厦大台研院GIFTS新闻中心

图/文:林子荣

联络/整理:高稀塽

编辑:万晓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