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院庆专栏
【学者风采】王贞威:台湾研究是一项快乐而伟大的事业
时间:2020-05-28 浏览次数:1373

政治理论的学习是一个很枯燥但又会给人带来智识上充实的过程。上溯洛克、霍布斯,下至罗尔斯、华尔兹,贞威老师对三种文化结构的创新: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乃至创新的“家人文化”,就是基于大量理论知识的积累,舍此无他。在吉大本硕的哲学积累,到台研博士的政治学提升,赴复旦博后的再度深造,与学术为伴的十余载带给他的是严苛的标准和认真的态度。

王贞威,台研院政治所助理教授、民进党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学理论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两岸关系文化结构及其变迁、民进党政治文化演变、台湾地区“立法院”运作研究。


在很多场合我都介绍自己说,在台研院我算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很荣幸能有三个身份:学生、院友以及老师。三个身份三个视角让我从不同层面感受台湾研究院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魅力,也全面了解研究院的特殊文化和学界地位。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体悟到台湾研究的乐趣与伟大,更感到祖国统一大业仍任重道远!

无论是各界精英还是普通百姓,恐怕没有人不能对台湾问题聊上几句,没人不对两岸关系感兴趣,央视《海峡两岸》的高收视率就是明证。从高一开始,我对台湾问题就有了莫名的兴趣,每周一次的阅览课,都极为兴奋,因为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台湾的资讯。为什么台湾有蓝绿,两岸到底是什么政治关系,陈水扁当局“去中国化”危害在哪等等,这些疑惑开始激发我探索的欲望。

到了大学有更多自主的空间,也接触到更多优质资讯,尤其是阅读到《台湾研究集刊》、《台湾研究》等学术类杂志开始促使我走上台湾研究的学术道路。读研期间开始尝试撰写涉台学术文章,在这期间了解到厦大台研院的学界地位和影响力。如果想在涉台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就必须要跟台研院打交道。

2012年,我如愿进入台研院跟随刘国深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还清晰记得博士面试时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能见到在新闻和杂志上耳熟能详的专家自然兴奋,当刘老师说“我们有注意到你的一些言论”时,我备受鼓舞,作为一个硕士生相关言论能进入台研院的视野算是对我的肯定。读博期间,我博士论文进行了一些理论性创新,也获得国家奖学金,并有幸代表社会科学学部毕业生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发言,也算是没有辜负各位老师的期待和肯定。

(台研院铭石稳稳立于学院门前告诫我们“做人稳重”“求真务实”)


(代表社会科学学部毕业生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发言)


回首读博三年时光,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台湾研究院为我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高层次的平台。今天看来,当年选择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追随刘国深教授研析两岸关系理论,参与两岸关系发展实践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对导师的感恩无以言表。三年多来,本人深受导师刘国深教授人格魅力的影响,也耳濡目染他对两岸关系的深邃思考。“要学会彼此欣赏”,“要为两岸人民更美好生活而努力”,这些话语将成为我终生坚持的信念。

台湾研究院历来以“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为宗旨,深度参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为每一位来院里求学的学子提供了思索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参与两岸关系发展实践的机会。在院里只要肯努力,积极参与各项交流活动,就有较多机会出国、出境,参访驻点。院里的每一位学生、老师都有大量机会参与院内外主办的高质量学术会议,隔三差五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来访、座谈、讲座等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宏观的台湾研究视野。

 当然,攻读博士期间压力非常大,相对也较为单调,但院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无论师生之间还是同学之间相处都非常融洽,加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缓解了我的压力和焦躁,感受到内心平静的愉悦。时常约院里三五好友一块爬山、骑行、游泳,好不惬意!北辰山、天竺山、仙灵旗山、东坪山、滚蛋谷、万石植物园,遍布我们的足迹。更好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助力学术研究!



与师弟们成功挑战滚蛋谷

登顶北辰山,举起院旗

登顶集美仙灵旗山,一览厦门美景

与院内好友同游同安北辰山


2015年毕业后,因缘际会进入复旦大学国务学院跟随陈志敏教授继续博士后研究,从大国战略、欧盟一体化经验等角度持续探索两岸统一的路径和外部因素。在复旦工作的两年我也成为真正的院友,跳出来在外面看反而更能感受到台研院的影响力以及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上海的涉台圈子,尤其是青年人群体里,我们的院友在涉台政府机构和学术研究单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深受上海学界的好评,几乎每一场涉台的学术会议都能遇到院友,为台研院桃李满天下而自豪。

博后研究工作结束后,我回归台湾研究院,成为一位年轻老师,虽然也如同其他“青椒”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科研、家庭和生活都需要新的平衡,但能以台湾研究为志业,为祖国统一贡献绵薄之力,仍然感到幸福和充实。从学生到成为老师,从对台湾问题知之甚少到今天还算深入了解,台研院为我提供了成长成才的机会和平台。

在院里读书和工作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温暖。台湾研究院如同一个大家庭,充满浓浓的温情。谢谢陈孔立老先生的厚爱和教导,先生一直鼓励我持之以恒的深化文化研究路径,并在多个场合赞许我的学术努力,先生对我的肯定是我前行的持久动力!还要谢谢曾坤瑜书记、李鹏院长、林劲教授、张文生教授、陈先才教授、张羽教授、张宝蓉教授等对我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桃李不言而成蹊,一茬又一茬年轻学子慕名而来,又满载而归!台研院逐步开枝散叶,培养的学生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涉台公共知识普及发挥积极作用!

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求索。台湾研究院教我如何做好台湾研究,教我如何去除浮躁,指引我未来的方向。至今难忘,博士论文久久无法理顺的理论困境在灵光一现而茅塞顿开之时所获得的理论喜悦。感谢台研院,让我明白,无论做研究还是过生活,根本上就是在探寻活着的意义和更好活着的方式,最终都是希望获得内与外的和谐。“找到我,就找到了世界”,每个人都在追寻这份平静与安宁,每个人也都需要探索内在世界的深邃。感谢台湾研究院给予我的精神食粮和无穷动力!祝台研院再创新辉煌!


-END-


策划:厦大台研院GIFTS新闻中心

图/文:王贞威

联络/整理:高稀塽

编辑:万晓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