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院庆专栏
【院友寄语】陈冬梅:朱双一老师二三事
时间:2020-06-28 浏览次数:682

读书时候,导师的言行举止和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也在我们后来的人生路上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影响。今天我们来看看,陈冬梅院友在台研求学时,她和她的导师——朱双一老师的故事。

陈冬梅,2006年至2009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师承朱双一教授。毕业后从事图书策划与教育培训相关工作。

(一)

朱双一教授是我在厦大读硕期间的导师。因此,我感到很骄傲,朱老师学术造诣深厚,跟朱老师学习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也因此,我有些许遗憾,我没有继续在台湾文学领域学习深造,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不然会与导师有更多交集。

朱老师是一名真正的学者,做事极严谨认真,为人质朴谦逊。毕业已经十年,与朱老师有关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读书期间,这些事情只是让我印象深刻,没有细想过。走入社会后,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回忆往事,我才认识到朱老师品质的可贵。

(二)

朱老师上课语速较慢,总是用商量的、交谈的语气,对朱老师最初的印象仅停留在“和蔼可亲”上。直到硕士论文开始动笔,我才发现了另一个朱老师。

记得那段时间,与朱老师邮件往来很频繁。我每写成一小段,或者有一个问题,都会给朱老师发邮件,朱老师总是秒回(让我一度怀疑朱老师24小时开着邮箱)。朱老师除了指出一些内容上的问题,给一些学术建议外,还会指出我文字上、格式上的错误,比如引用文字的格式、字体,包括一些错别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本来我是一个凡事“差不多”的人,但是看到朱老师这么严谨,也不敢掉以轻心,生怕论文被毙掉。所以,写成一部份发给朱老师看时,我就比较紧张,反复校对,当然,朱老师还是会发现错误。

最后论文顺利完成,打印装订成册。我做了最后一次校对,又发现了错误。这时大多数的人的想法也许是这样的——“就这样吧,都已经打印出来了。”我把这件事说给朱老师时,也抱着这样的念头。万万没想到,朱老师又给了我一个建议——把修改说明写下来夹在论文相关页码,提醒审阅老师哪里有错误。说实话,朱老师提供的这个“神奇”的方法,当时刷新了我的认知。我心服口服地照做了,而朱老师做事态度,也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毕业后我从事编辑工作,我编辑的原稿因为严谨被当作工作范本;后来我离开编校岗位,还会有一些工作室找我做最繁琐的文言文稿件的编审工作。

我一直记得朱老师说过的话:“这篇论文会有答辩老师去读,认真严谨是对这些老师的尊重。”

直到今天,朱老师如果在微信群里转发了某人的言论,总会稍加解释——哪句说得比较好,哪句有失偏颇;如果后来发现有什么内容不准确,第二天还会认真订正。

我默默地在群里潜水,默默地为朱老师点赞。

(文学所2009届硕士毕业生与老师合影)

(三)

这样一位老师,如果你觉得他很严肃,甚至高高在上,那就大错特错了。朱老师为人质朴,低调谦逊,没有半点架子。

2008年,台研院承办“台湾文学现代性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规模很大,台研院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了会务工作。记得研讨会的前一天,我们在希尔顿酒店做接待工作,帮助来宾办理入住,安置行李。没想到的是,朱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当时来宾很多是朱老师的朋友,朱老师来也情有可原。但是朱老师不单单是和朋友寒暄,是实实在在地干“体力活”。一辆车到了,朱老师开车门、搬行李,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说起这件事,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印象深刻。在文学所,朱老师年龄最长、资历最老,却和年轻的学生做这些琐事,我们更不敢有半点懒怠。

因为中午来宾密集,时间紧张,同学们错时用餐。我、云霞,还有朱老师错过了酒店的用餐时间,便一起到酒店附近的上岛咖啡吃午餐。当时我和云霞点了米饭套餐,朱老师点了炒饭,等上餐时,我和云霞感觉尴尬了……

上岛咖啡的餐点做得很有仪式感,虽然是简餐,但是米饭套餐看起来过于“豪华”了——主菜、小菜、米饭、汤品,再配上闪闪发光的餐具……

而朱老师那份炒饭——就孤零零一份炒饭……

对比过于鲜明!当然朱老师不以为意,吃得很香。而我和云霞如坐针毡,事后聊起此事,一直觉得不好意思。

说起这次研讨会,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是很多细节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并非我“天赋异禀”,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朱老师的言行让我印象太深刻了。

有时,别人会问我:你导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把这个研讨会当做八卦聊一聊。心想:你自己细品吧!

(2009年论文答辩结束,与朱老师合影)

(四)

刚毕业那几年,我偶尔给朱老师发邮件,说一些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朱老师的回信给了我很多鼓励。后来有了孩子,整日为生活奔忙,和朱老师邮件往来渐少,好在朱老师在文学所微信群里较活跃,经常与我们分享一些感想。

虽然学术上的我已经不是太懂了,但是能感觉到朱老师一点没有改变。

离开校园后,因为工作原因,也接触过一些“名作者”“名人”,沽名钓誉者有之,双重标准者有之,趁机敛财者有之……更能感觉到朱老师这样的人弥足珍贵。

记忆中的这几件小事,也许朱老师早已经不记得了。因为我心中认为的“最高规范”,不过是朱老师的日常,他不用刻意要求自己,日复一日都在做,自然不觉有什么值得说的。但是对于我,却像烙印一样留脑海中,终生难忘。我多次萌生写下来的念头,总因琐事搁置。

正值院庆,作此文,也算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END-

策划:厦大台研院GIFTS新闻中心

图/文:陈冬梅

联络/整理:蔡艺玲

编辑:万晓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