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寄语】王贞威:亦师亦友 如沐春风——记恩师刘国深教授
时间:2020-06-28 浏览次数:822

从师生到同事,于王贞威老师而言,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刘国深教授的言行与治学态度中所诠释的“师道尊严”的文化内涵。

王贞威,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2012年-2015年师从刘国深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一转眼,跟刘老师相识已经十年了,投入刘老师门下“拜师学艺”也将近八年。如何跟刘老师相识如今还历历在目,自己在吉林大学读书期间,对台湾问题研究就颇感兴趣,对国内研究台湾问题的知名学者也多有关注,也偶尔斗胆向学界写邮件汇报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回信者寥寥,毕竟我当时还只是名学生,但刘老师每次都会耐心回复我的每一封信,这由衷让我感受到来自前辈的亲切关怀,也加深了我对进入厦大台研院深造、师从刘老师的向往。

《礼记》有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后来我如愿考进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在三年的博士生研究学习期间,刘老师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完美地诠释了“师道尊严”的文化内涵。


敢为人先,力促两岸关系研究理论化水平提升

刘老师1982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复旦期间,既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也形成勇于创新和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

2009年11月,我还在读大四,正准备写一篇有关两岸政治定位的小文章,在浏览台湾新闻时,看到“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这是2008年两岸关系恢复交流以来最大的学术会议。在众多的学者发言内容中,刘老师做的报告《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让我眼前一亮,他大胆建议双方成立“两岸共同事务委员会”,共同策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两岸共同事务的合作问题。还明确提出“国家球体理论”,诠释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

这一理论既大胆敢言、又新颖专业,如今台研院政治所的学生对此都耳熟能详。该理论的二十四字精髓“领土主权一体、政权差序并存、存量原则不变、增量平等共商”,对两岸政治关系,对所谓的“中华民国”政治符号大胆探索。既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实际,又尊重台湾同胞感情,在两岸关系恢复交流的初期实在难能可贵。

关于国家统一理论,刘老师大胆辩证,进行论述创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在法理上两岸已经是统一状态,目前的核心问题不是追求国家领土主权统一,而是要追求政权统一、落实人民生活的统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所承担的课题、写作的文章都是围绕在两岸民间社会如何进行“桥接”。刘老师常对我们说,“台湾研究是一项海峡两岸中国人良心的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与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他呼吁两岸都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需求出发处理两岸关系。相关论述既增强了统一的合法性,同时也充实了国家统一理论。

“文章不写半句空”,刘老师常常这样叮嘱我们。他的几乎每一篇科研成果都是具有创新思维的精品:《当代台湾政治分析》是大陆第一部系统分析台湾政治的学术专著,《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是大陆第一部研究民进党意识形态的专著;学术论文《两岸政治僵局的概念性解析》、《两岸关系不稳态与制度创新》、《试论两岸关系的张力与极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课题浅析》、《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加强两岸政治互信ABC》等无不体现出他的创新思维。


改革创新,带领台湾研究院提质升级

自2001年刘老师任台湾研究院(所)行政负责人以来,在他带领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台湾研究院实现了三次大的发展,大幅提升了研究院在学界的影响力、整合力。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刘老师的统筹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领导部署能力。

第一次大发展是2004年经厦门大学批准由所改制为院前后,优化了厦大台湾研究工作平台,改善了研究队伍结构,扩大了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和规模。研究院先后成立了两岸关系研究所、法律研究所,拓宽了学科领域,进一步落实了“全面地认知台湾”的研究宗旨。

第二次大发展是2013年在学校支持下,以台湾研究院为核心,组建厦门大学牵头成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中心正式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认定,成为台湾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成员囊括了大部分海内外一线的涉台权威学者。厦大台湾研究团队的实力和影响力上了个大台阶。

当时还在读博士的我有幸参加了申报认定过程。刘老师作为中心执行主任,在学校领导下全面协调组建、申报工作,大到中心整体规划,小到人员信息、合同拟定等都亲自参与,事无巨细,其中辛苦自不必言说。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是在2014年4月,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努力,在所有申报手续和数据提交的那一刻,他脸上露出的喜悦和欣慰的笑容。

第三次大发展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需要,刘老师任内启动国家高端智库申报工作,成功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他卸任院长后仍担任智库首席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位,继续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以及如何更好为中央提供决策服务出谋划策。

刘老师担任院领导期间,组织出版了“台湾研究新跨越”等系列丛书,还推动创立一系列品牌型学术会议,如两岸青年共同参与的“两岸学子论坛”、高校涉台机构协同工作会等等,为两岸青年学子以及涉台研究机构交流提供了高水准平台。他还积极推动台湾研究院同海内外著名智库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每年定期安排研究人员组团出国交流访问,大幅提升了台湾研究院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社会,推动咨政建言及涉台知识的普及

刘老师一直向我们强调,涉台学者不仅要进行学术研究,还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决策参谋,向社会大众普及知识,让海内外受众得到更多准确的信息。他多次受邀参加有中央领导出席的决策咨询会议,参与国台办、外交部、统战部等党和国家有关部委召开的涉台内部会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他尤为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培养,经常带领研究团队特别是年轻学者撰写调研报告,积极向各级政府建言献策。

在扩大中国大陆学界涉台话语权方面,刘老师展现了厦大学者应有的担当。多年来,他先后应邀前往美国、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演讲,向海外各界宣传解读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政策,澄清海外各界人士对台湾问题认知的相关误区。他的每次演讲都能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和广泛赞誉,并有力推动了海外侨社以及学界、民众对两岸关系的了解,提升了研究院在海外的影响力。刘老师也以其亲和、友善的为人,在海外各地广结善缘,扩充了研究院学术人脉资源。

刘老师还多次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台湾中天电视、TVBS等媒体担任嘉宾或专题演讲,通过大众媒体引领社会舆论,向公众就台海形势进行全面、客观的介绍和解读。每次我随刘老师参加学术会议,发现会议休息间隙他都很难休息,各大媒体往往抓住机会,就最新发生的热点议题对刘老师进行采访。自2017年卸任以来,他更是频繁受邀到全国各地涉台机构、高校进行演讲,对从事对台工作的干部队伍和后备人才进行理论提升,拓宽他们对台湾认知的理论视野和政治格局。

(图为2013年在台湾政治大学参加交流活动)


儒者风范,深得两岸各界好评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儒雅亲和,这是大家对他的普遍印象。刘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经常与师生打成一片。无论是每年的中秋博饼还是元旦晚会,他都能高歌一曲,闽南语、日语歌曲信手拈来,往往带起晚会高潮。刘老师精神矍铄,记忆力惊人,让年轻人都很羡慕。他能够在新生报到的短时间内把每个同学的名字记住,让新入学同学倍感温暖。领导的个人修养对于院风、学风、教风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在刘老师任院长期间,注重研究院团队建设,将台湾研究院打造成为了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大家庭。

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事务当中,他仍尽可能抽出时间安排研究生定期聚会,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和研究进展,密切师生间的交流和联络。如今刘老师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在涉台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发光发热。同学们承袭刘老师的为人风范,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台湾地区,刘老师更是做到与各界人士真诚相待,有容乃大。诚如一位师兄所言“从政界精英到乡间大佬,他的朋友遍及台湾东西南北。”他不仅与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台湾政界重要人士保持密切的关系,还与立场温和的“绿营”人士颇有交情,如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就经常到台湾研究院交流访问,很多台湾人说刘老师非常温和理性,是可以打交道的大陆知台学者之一。

他经常提醒我们在对台研究和交往过程中,要将心比心。几乎每一届研究生都会听到他转述陈孔立教授1989年7月说的话:“要学会用台湾人的眼睛看问题,用台湾人的心情去感受,然后回到两岸中国人共同的立场去思考”。“同情的理解”如今成为台湾研究院师生们观察台湾,思考国家统一的基本思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晃十年过去了,在老师的精心栽培下,我从对台湾知之甚少到如今与刘老师成为研究院同事,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向刘老师学习请益。祖国统一任务仍然艰巨,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不敢有任何懈怠之心,我将以刘老师为榜样,刻苦钻研,为对台工作做出更多贡献!在院庆四十周年,校庆百年之际谨以此文感谢台湾研究院的培养,感谢我的厦大老师刘国深教授的教诲!

(2015年博士毕业,左为王贞威老师,中间为刘国深教授)

-END-

策划:厦大台研院GIFTS新闻中心

图/文:王贞威

联络/整理:蔡艺玲

编辑:万晓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