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动态
“践行新时代教育使命,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沙龙顺利举行
时间:2020-12-08 浏览次数:707

2020年11月30日,台湾研究院在院楼507会议室举办课程思政沙龙,主题为“践行新时代教育使命,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本次沙龙由党委书记曾坤瑜主持,李鹏院长、陈文副书记、张羽副院长、彭莉副院长、张文生副院长及各系所老师出席。

本次沙龙共分为四大部分,首先组织本院教师认真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领会课程思政的目的、意义及要求。明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接着,文学所吴舒洁老师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台湾文学前沿问题研究》为例,做主旨发言。吴老师分享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目标,一一阐述各个“思政教育元素映射点”并以东亚现代性与台湾作为教学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课程育人的动态过程,并以学生的心得分享作为教学反馈,展现思政课程的良好效果。吴老师的发言获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认可。

随后各所教师纷纷分享自己“课程思政”和教学环节的体悟和感想。经济所王华老师总结了所授课程的教学经验,强调在实证研究类论文写作中应保障研究过程的透明度与可复制性,以此提升学员的学术伦理与职业道德意识,确保端正学风并正视学者责任的坚守。两岸所张宝蓉老师指出思政教育一直是我院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师生课堂和课外互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等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历史所陈忠纯老师提到教师的认识不能“脱轨”,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保持高度警觉,配合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两岸所肖日葵老师以马里兰大学的杨舒平为例,着重论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强调任课教师应积极主动作为,做好课程设计,将三观的培养和塑造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应加强理论学习和自身的品格修养,因为只有自身理论知识过硬,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只有思想理念坚定、三观正确,才能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学术研究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经济所杨芳老师认为“经济学思政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经世济民”的核心要义,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过程中,真正讲好中国经济故事。文学所刘奎老师认为台湾研究教学与思政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台湾问题既是学术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作为教师,应做好辨析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看待问题。法律所刘文戈老师作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医学法律法规》的主讲教师,努力挖掘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相关内容纳入讲授范围,同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育人的重要目标课程不拘泥于卫生行政管理、医疗纠纷解决等传统卫生法范畴,贯彻宪法法治教育的观念,讲授我国宪法关于卫生事业的基本政策、原则和制度,帮助同学们从医疗卫生角度认识我们的宪法陈思老师对思政教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分享了对课程教学具体方法的思考,强调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客观全面地学习历史本身,应该和学生直面问题,积极地解释和引导,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林子荣老师认为我院作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在思政教育上具有良好的优势,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林老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融入了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唐永红老师认为教师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真正践行思政育人。

最后党委书记曾坤瑜总结发言,指出我院课程门门有思政,思政要求为我们划出了一条“底线”,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坚守底线思维,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学生品格人格的塑造,“课程”与“思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张玉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