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活动
第八届文厦论坛学术研讨会:两岸学者连线探讨台海局势
时间:2022-06-11 浏览次数:2081

6月10日,2022年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论坛暨第八届文厦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和两岸分会场开幕。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因受疫情影响,论坛采取海峡两岸线上连线形式进行。本届文厦论坛下设两个分论坛,上午举行学者论坛,下午举行学生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当前台海形势,如中美博弈下的两岸关系,俄乌冲突的台海区域效应,两岸命运共同体建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线上邀请到了七十余位两岸学者参会,线下共有二十余位台湾研究院师生参加。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特约讲座教授赵建民教授担任主持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和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邵宗海分别致辞,特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资深教授陈孔立到场参加。开幕致辞中,李鹏院长指出文厦论坛举办至今已是第八届,文厦论坛是当前两岸持续交流互动的学术共享平台,即使受疫情影响依然延续着交流,对增进当前两岸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早日有机会到台湾与岛内专家学者线下交流。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邵宗海在致辞中提到,从第一届到第八届的文厦论坛,在两岸交流中持续、稳定地贡献出学术交往的力量,发挥出了自身特色。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 李鹏)

(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

(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邵宗海)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资深教授陈孔立)

随后,论坛举行了庞建国教授追思会,在8分钟的追思短片播放后,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李炳南在追思会中分享了庞建国教授生平及其研究成果。他认为,庞教授的研究对两岸共同建设国家、市场、社会的三角关系具有长远意义。接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在发言中提到,庞建国教授是两岸学界的谦谦君子,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了祖国统一的事业不畏艰险、奋勇前行。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周阳山在追思中提到,庞教授始终珍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与理念,他认为民族平等的推动应该有特殊国情、民族特性的考量,发展中国家应该用民族主义凝聚国民的向心力。追思会尾声,庞师母致感恩词,感谢两岸与会嘉宾对庞教授的追思,感谢两岸学者对其家人的关心问候。

(庞建国教授追思会)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

作为此次文厦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学者论坛共分两场举行。第一场次学者论坛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主持。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志怀,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丁守中,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台湾淡江大学两岸中心主任张五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以及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长王信贤,分别围绕“当前台海形势观察”、“国际变局与两岸关系”、“俄乌冲突对台海局势的启示”、“两岸关系的‘时’与‘势’”等议题做了深入的发言与讨论,剖析了两岸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复杂形势,从现状与战略上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作深入探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志怀)         (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丁守中)


 

     (台湾淡江大学两岸中心主任张五岳)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


 

   (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长王信贤)

第二场学者论坛由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欧阳新宜主持。中国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学系教授谢棋楠、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泰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陈先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宝蓉、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刘性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唐桦、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李孔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沈惠平、中国文化大学助理教授姚蕴慧,分别围绕 “台湾劳动上妇女人口贩运防制保护”、“变局中国民党的振兴之路”、“当前两岸关系的态势与发展前景”、“调控与规制:台湾私立高校退场中的公权力干预及其困境”、“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基于台胞的交往理性视角”以及“迈向农村-两岸乡村振兴与地方创生政策之探讨”等议题做了深刻的剖析与讨论,探讨了当前形势下维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并就两岸交流中的社会交往、高等教育、乡村振兴等研究视角,各位学者就当前两岸多学科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张宝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 陈先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唐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沈惠平)

下午的学生论坛亦分为两场举行。第一场次由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博士生蔡芳旻主持,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博士生陈智明担任点评人。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博士生张子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宫高杰、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博士生韩道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郭剑峰、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硕士生叶瀚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王艺桦、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硕士生詹苡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杨昆福、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硕士生萧中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硕士生洪欣莹,分别围绕“以煤气灯效应观两岸关系的挑战”、“台湾新冠疫情及两岸合作治理——非传统安全理论视角”、“海峡两岸退役军人服务安置制度比较之研究”、“两岸社会大系统的运行机制与治理逻辑”、“社会融合概念下福建台商政策研究”、“危机性事件对台湾青年政治情绪的影响”、“两岸和平发展的机遇”、“美日建构‘台海政治话语霸权’:概念、路径及效应”、“从责任消费及生产看两岸和平与发展”、“新时期国民党两岸政策调整的现状、动因与影响分析”等具体研究议题,围绕两岸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现状,展开了详实的报告与精彩讨论。

(学生论坛现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宫高杰)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王艺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杨昆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林兆龙)

第二场次学生论坛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王艺桦主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包圆圆担任点评人。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硕士生史金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林兆龙、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硕士生于丽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杜世雄、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硕士生赵尉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硕士生曾杨雪、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国发所硕士生苏郁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硕士生杨畅、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国发所硕士生郑珈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杨柳,分别围绕“后疫情时代两岸文化产业走向之研究—以流行音乐产业为例”、“民间信俗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实践路径”、“两岸青年美业交流之研究—以纹绣从业人员为例”、“融入大陆到建设大陆:台湾青年参与美好生活建设研究”、“陆配在台保险业职涯发展之个案——以五位保险从业人员为例”、“民主话语建构视角下的两岸政治发展模式比较”、“台生赴陆就学之探讨研究”、“两岸经济基础与政治互动的辩证关系”、“善用文化接近性促进两岸交流新契机-以闽南文化为例”、“当前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美国因素”等议题,展开了精彩的报告,活动现场,两岸学子就各自的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厦门大学讲座教授、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教授就两岸学子的发言进行点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杜世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生 曾杨雪)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生 杨畅)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杨柳)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包圆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生 洪欣莹)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特聘教授、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

在闭幕式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特聘教授、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表示,希望在疫情结束以后,两岸的师生能有机会进行线下的研讨,他认为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继续有温柔、理性、包容的声音,为了两岸共同的明天,两岸学者应当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特约讲座教授赵建民表达了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感谢,感谢本次文厦论坛为两岸的同仁、学者、学子提供了一次宝贵的交流平台,他对两岸关系的前途抱有乐观态度,希望两岸的交流贡献不仅仅来自于厦门大学与文化大学两校的交流。赵建民指出,今年邀请了年轻人参加文厦论坛,他感到非常欣慰两岸有一批杰出的年轻人关心两岸和平交流的前途,他呼吁两岸学子珍惜这样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并祝两岸青年学子在未来的交流中继续像此次的学术交流一样展现耐心、展现理性,最后他再次感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将此次论坛办得如此成功与精彩,他感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国深、副院长张文生对文厦论坛的持久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感谢文化大学的师生热情参与本次文厦论坛。赵建民表示,本届文厦论坛的成果一定能够激发出两岸师生在未来学术研究上的创造力。

本届文厦论坛在两岸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刘慧琪  图:杨洋  编辑:邹传鑫  复核:刘慧琪  责编:杨昆福  编审:张文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