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学社开展“踏足迹,促融合”主题朱子文化调研活动
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187

为溯源闽台共同文化,加深两岸学子对于闽台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2023年7月17日至20日,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学社组织两岸师生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博士生共计二十余人,赴福建三明、南平开展“踏足迹,促融合”主题朱子文化调研活动。

朱熹继承孔孟儒学的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继承、整合与创新,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内涵,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福建既是朱子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这种同文同祖的双重关系推动朱子文化成为了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根脉。近年来,随着两岸众多热心人士与朱子后裔的推动,朱子文化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了解朱子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台湾同胞传递友谊与亲情纽带。

7月16日与17日,调研团来到三明市尤溪县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朱子文化园进行考察。尤溪朱子文化园位于朱熹的出生地——尤溪县城关镇水南。据悉,早在明朝时尤溪就已成为全国唯一在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2011年,尤溪“朱熹祭典”被列入福建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尤溪朱子文化园由县博物馆、朱子文化苑、开山书院、南溪书院、朱子广场等部分组成。在参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尽地介绍了朱熹的生平以及主要思想,令在场师生对朱子文化的哲学内涵有进一步了解。

  

  

7月19日,调研团前往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进行参访调研。考亭书院位于南平市建阳区考亭村,是朱熹晚年居住的讲学之地。不仅如此,考亭书院还是南宋时全国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朱熹在此创立了考亭学派,并由此成为了“闽学”之源。

考亭村山环水绕,群山环抱,风景优美。朱熹的父亲朱松在北宋宣和五年赴任政和县尉,赴任途中,考亭的碧水丹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朱熹晚年遵从其父遗愿,于考亭筑室定居,并在居室东面建成竹林精舍,也就是后来的考亭书院。在参访过程中,调研团师生除被考亭村的美丽景色所吸引外,还在讲解中更进一步地了解朱熹“全体大用”的理学思想。

7月20日,调研团告别建阳,来到了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镇是朱熹的长居之地,他在五夫治学、居住长达50年之久。2016年,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南平武夷山朱子故里海岸两岸交流基地,包括五夫古镇、兴贤古街、紫阳楼、朱子雕像等。

调研团师生在朱子雕像前在讲解中仿佛置身几百年前的朱子讲学现场,并观赏了朱子雕像前的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所培育的稻田彩绘与美丽的万亩荷塘。随后,调研团一行还参访了兴贤古街、紫阳楼等景点,在讲解中重温朱熹的生平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治学态度。

  

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立足中华文化、服务爱国青年、促进心灵契合”的宗旨,积极组织开展惠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年学子们的特色活动。在本次调研活动中,两岸师生通过实地考察三明、南平两地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对作为两岸文化根脉的朱子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体会。此外,调研团的两岸师生在参访中,切身感受到挖掘两岸文化渊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学习互鉴中加深两岸同胞情谊,探索打造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品牌项目。

(撰稿:郑钦晖;摄影: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学社;编辑:杨延钧;复核:刘慧琪;责编:杨昆福;编审:黄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