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电(记者 段晓鲁)赖清德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对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接受中评社采访,他表示,赖清德的“台独”论调更加嚣张,讲话通篇以“中国”指代大陆,公开宣扬“台湾与大陆互不隶属”,一上台就这么赤裸裸地主张“两国论”,是历次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讲话中所罕见的。
季烨表示,相较于蔡英文前两次的就职讲话而言,赖清德就职讲话的两岸论述比重有所提高,凸显了当前两岸议题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他的两岸论述总体基调更趋负面,欺骗挑衅有余而进步不足。
季烨亦表示,赖清德的“台独”论调更加嚣张。讲话通篇以“中国”指代大陆,30多次将台湾以“国家”自居,公开宣扬“‘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以及“‘中华民国台湾′的未来,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共同决定”。一上台就这么赤裸裸地主张“两国论”,是历次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讲话中所罕见的。
季烨认为,赖清德的两岸论述相较蔡英文而言退步明显。赖清德宣称要秉持“四个坚持”,“维持现状”,但事实上他是在试图改变现状。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提到的1992年两岸两会沟通协商达成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两岸交流协商既有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框架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元素,赖清德绝口不提。通过偷换“国籍”的概念、歪曲解释“主权在民”的手法,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已经成为“两国论”的“挡箭牌”。
季烨指出,在两岸交流方面,赖清德的讲话也谈不上什么“善意”。虽然他表态“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并提出先行推动重启两岸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赴台就学,似乎有意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但他单方附加了“对等、尊严”的政治前提。事实上,正是民进党当局自身的各种禁止性和限制性的政策,不断制造“寒蝉效应”,让两岸民间交流停滞不前。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民进党当局与大陆讨价还价、甚至试图推卸责任,并不明智。
季烨继指,在两岸关系发展路径方面,赖清德的讲话虽然提出多次提到“和平”,却提出“强化国防力量”,“推动‘价值外交’,跟全球‘民主国家’肩并肩,形成‘和平共同体’,来发挥‘威慑力量’”,“靠实力达到和平”。这好比是“请鬼开药方”,与和平的目标背道而驰,本质上是“倚外谋独”“以武谋独”。
季烨谈到,八年前,大陆方面对于蔡英文就职讲话的评语是“未完成的答卷”,意在听其言、观其行。但现在,赖清德的讲话显然远没有这么高的评语。对于两岸关系而言,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开始,未来四年的台海局势不容乐观。大陆方面对于赖清德讲话的回应,既是严正的震慑,也是善意的提醒。如果民进党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狂飙下去,如果两岸关系的僵局陷入恶性循环,绝非台湾民众之福。
原文转载自中评网
(编辑:王学勤;复核:谭馨;责编:杨昆福;编审:纪焱)